2) Stenus
大眼隐翅虫属
1.
Preliminary studies on Stenus(Coleoptera:Staphylinidae: Steninae) in Shanxi;
山西省大眼隐翅虫属(Stenus)的研究初报
3) Creophilus maxillosus(Linnaeus)
大隐翅虫
4) Stenus
突眼隐翅虫属
1.
Catalogue of Stenus (Coleoptera:Staphylinidae: Steninae) in Shanxi Province;
山西省突眼隐翅虫属Stenus名录
2.
Two new records of the genus Stenus,subgenus Metastenus from China (Coleoptera,Staphylinidae);
中国突眼隐翅虫属后突眼隐翅虫亚属二新记录种(英文)
3.
A Taxonomic Study on the Genus Stenus (Coleoptera:Staphylinidae:Steninae) from Zhejiang and Shanghai Area, China.;
中国沪浙地区突眼隐翅虫属分类研究(鞘翅目:隐翅虫科:突眼隐翅虫亚科)
5) Omalium japonicum
日本四眼隐翅虫
1.
Omalium japonicum Sharp is recorded from Sheshan, Shanghai, and Dongshan, Jiansu, China.
记述了我国四眼隐翅虫属Omalium一新记录种——日本四眼隐翅虫Omalium japonicum Sharp,采自上海余山和江苏东山,描述了该种的形态特征和成虫的性特征。
6) genus Omalium
四眼隐翅虫属
补充资料:毒隐翅虫
一类小型的甲虫。隶属于昆虫纲,鞘翅目,隐翅虫科,毒隐翅虫亚科,毒隐翅虫属。该属共有 250种以上,中国约有20种。成虫体长7~8mm,长圆形;头部黑色,有眼和鞭状触角各1对(见图);胸部桔黄色,鞘翅1对,较短,呈青蓝色,具粗大刻点;足3对,短而强壮,适于迅速爬行;腹部能自由活动,末端具黑色光泽且能向上弯曲。成虫出现的高峰季节为夏末秋初,多栖息于杂草丛生的潮湿环境中,具趋光性,通常捕食稻田中的某些昆虫。
毒隐翅虫的体液含有强酸性的毒素,当虫体被捻碎后,毒素与皮肤接触而引起隐翅虫皮炎,因皮炎常呈线条状,又称线状皮炎。皮炎可发生于全身,主要在头面部,其次为颈部,也见于上肢、躯干及下肢等裸露局部;少数出现于阴囊和外阴部。皮损处常表现为线状,有时为点状、片状或混合型。患处初呈红斑,继之出现水疱、脓疱;患者自觉疼痛、烧灼感、痒感,重者常诉头痛及发烧等症状,病程7~8天。
隐翅虫皮炎发生于非洲、美洲、日本与南洋群岛等地区;中国自1959年首次报道在重庆发现病例以来,迄今有300余例患者。分布于四川、 广西、广东、湖北、河南、福建等省。一般发病开始于5、6月份,7~9月份达高峰,10月份逐渐减少而至消失。
消除杂草,搞好环境卫生,喷洒 1%敌敌畏(DDVP)及其他药物,以消灭成虫。设纱窗纱门,以防成虫入室。当成虫接触皮肤时,宜用竹签等拨落地上,再踩死。对成虫接触过的皮肤,及时用肥皂水清洗或涂以20%氨水;症状出现者宜用高锰酸钾液或 3%硼酸水湿敷。用10%明矾溶液(蒸镏水配制)作冷湿敷,上覆以凡士林纱布封包,一天后见效。亦可用半边莲、黄连锌氧软膏等治疗,但勿用抗菌性软膏。
毒隐翅虫的体液含有强酸性的毒素,当虫体被捻碎后,毒素与皮肤接触而引起隐翅虫皮炎,因皮炎常呈线条状,又称线状皮炎。皮炎可发生于全身,主要在头面部,其次为颈部,也见于上肢、躯干及下肢等裸露局部;少数出现于阴囊和外阴部。皮损处常表现为线状,有时为点状、片状或混合型。患处初呈红斑,继之出现水疱、脓疱;患者自觉疼痛、烧灼感、痒感,重者常诉头痛及发烧等症状,病程7~8天。
隐翅虫皮炎发生于非洲、美洲、日本与南洋群岛等地区;中国自1959年首次报道在重庆发现病例以来,迄今有300余例患者。分布于四川、 广西、广东、湖北、河南、福建等省。一般发病开始于5、6月份,7~9月份达高峰,10月份逐渐减少而至消失。
消除杂草,搞好环境卫生,喷洒 1%敌敌畏(DDVP)及其他药物,以消灭成虫。设纱窗纱门,以防成虫入室。当成虫接触皮肤时,宜用竹签等拨落地上,再踩死。对成虫接触过的皮肤,及时用肥皂水清洗或涂以20%氨水;症状出现者宜用高锰酸钾液或 3%硼酸水湿敷。用10%明矾溶液(蒸镏水配制)作冷湿敷,上覆以凡士林纱布封包,一天后见效。亦可用半边莲、黄连锌氧软膏等治疗,但勿用抗菌性软膏。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