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陕南公学
1)  Shaannan Public School
陕南公学
1.
A Brief History of Shaannan Public School——For the Sixtieth Anniversary of its Founding
陕南公学简史——纪念陕南公学成立六十周年
2)  shɑnbei gongxue
陕北公学
3)  Rural Primary and Secondary School in the south region of Shaanxi Province
陕南农村中小学
4)  south Shaanxi
陕南
1.
Application of DC methods to searching for deep buried deposit in a copper deposit in south Shaanxi and it's application result;
直流电法在陕南某铜矿深部找矿中的应用及效果
2.
The Initial Determining on the Peat in South Shaanxi;
陕南泥炭性能的初步测定
3.
Modernized base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in south Shaanxi has entered all-round construction period.
陕南现代化中草药基地进入全面建设阶段。
5)  southern Shaanxi
陕南
1.
Prediction of Late-maturing Rice Sheath Blight in Southern Shaanxi by Classification Method;
用分类法预测陕南晚熟水稻纹枯病
2.
Discussion on the Climate Condition of Loqua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in Southern Shaanxi;
陕南发展枇杷生产的气候条件
3.
Investigation of the Hedgerow Plant Resource in Southern Shaanxi;
陕南园林绿篱植物资源调查研究
6)  Southern shaanxi province
陕南
1.
Characteristics and sensitivity of landslide in mountainous areas of Southern Shaanxi province;
陕南山区滑坡发育特征与敏感性分析
2.
Eco-environmental Problems and Their Potential Influences of Southern Shaanxi Province;
陕南地区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及其潜在影响初探
3.
A Sociological Understanding of Labor Exchange in Rural Area of Southern Shaanxi Province
对陕南农村劳动交换的社会学解读
补充资料:陕北公学
      简称"陕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以坚持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实施国防教育、培养抗日干部为目的的干部学校。该校最初是抗日军政大学附设的一个大队。抗日战争初期,大批进步的青年学生,从各地奔赴延安参加革命,为了适应培养抗战人才的需要,中共中央和陕甘宁边区政府决定创办"陕北公学"。学校于1937年 9月成立,校址在延安,校长是成仿吾。随着大量训练人才的需要,为适应大批青年到陕北学习的要求,1938年7月7日又在关中成立了陕北公学分校。
  
  陕北公学学习生活的特点是:忠诚团结,紧张活泼,艰苦奋斗。招收坚决献身民族解放事业的青年学生和知识分子入学。学习期限普通班为3~4个月,高级研究班为 6个月。
  
  课程有社会科学概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民众工作、游击战争与军事常识、时事演讲。课程的配置为三分军事七分政治。教学的原则是理论联系实际、少而精和教学相长。每天学习 8个小时,上课与自习各占一半。
  
  为了加强军事训练,采取半军事性的编制。每 8~10人编为 1班(又称学习小组),3~4班为1分队,3~4个分队为 1学员队,3~4个学员队为 1个区队。 实行一切行动军事化。为了培养自觉的纪律,所有正副班长、正副分队长、正副队长,一律由学生选举。学校只委任一个队主任,负责政治上的领导。"陕公"提倡学生自治。全校成立学生会总会,各区队还成立区队学生会,各队成立分会。此外,学生还组织有文化、教育等研究会,按照爱好和专长,进行各方面的研究活动。
  
  为了到敌人后方去开展工作,1939年初,"陕公"曾动员 1000 名学员与"抗大"学员协同去晋东南根据地,开办了两个"抗大"分校;同时"陕公"以高级研究班为基础成立了大学部。"陕公"大学部,主要培养政治理论和行政工作方面较高一级的干部。学习期限定为一年。课程规定有政治经济学、中国革命问题(中国革命运动史)、世界革命运动史、哲学、马列主义,以及专题讲座三民主义研究、世界政治、战区政治工作、游击战争等。1939年夏,根据中共中央决定,陕北公学与鲁迅艺术学院、工人学校、青训班合并,组成华北联合大学开赴前方,成仿吾任校长。1939年11月根据中共中央决定,留在延安的陕北公学部分师生恢复陕北公学。为了进一步培养专门学者,后期"陕公"还筹办一个研究部,学习期限也暂定为一年,分为民主政治、民主经济、民族文化、国防教育四个系。
  
  1941年 9月,随形势发展的需要,后期陕北公学合并于延安大学。陕北公学在 4年内培养了大批的抗战干部,为抗日战争作出了贡献。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