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或此或彼
1)  Either/Or [英][,i:ðə'ɔ:]  [美][,iðɚ'ɔr]
或此或彼
1.
Based on a detailed textual analysis of Kierkegaard\'s first book Either/Or,Kierkegaard\'s aesthetics in relation with his early family experience,his broken engagement with Regina Olson,and his ethical and religious ideas are discussed.
本文通过对克尔凯郭尔第一部著作《或此或彼》的细致文本分析,联系克尔凯郭尔的早年经历以及与雷琪娜。
2)  It is six of one and half a dozen of the other.
彼此彼此
3)  each other
彼此
1.
The scholars always analyze the section of "each other s right and wrong"in On Material Identity by Zhuang zi from the angle of cognitive theory.
齐物论》中"彼此是非"一节,历来论者多从认识论的角度分析,且由于此段话在文字辩正方面存在较多问题,遂造成种种误解。
4)  Being There or Elsewhere
此境亦或它境
5)  OR [英][ɔ:]  [美][ɔr]
1.
Based on the detailed theoretical analysis of the Terahertz Optical asymmetric demultiplexer (TOAD), the schemes of all-optical logic AND, OR utilizing TOAD were proposed.
在对太赫兹光非对称解复用器(TOAD)进行详尽理论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TOAD实现的全光与门、全光或门方案,并对这些方案进行了20Gbit/s的实验验证,讨论了实验结果。
2.
The author once was engaged in the translation of maritime decrees between Japanese and Chinese before coming to China.
法律条文一般都具有一个特征,就是经常使用模糊性词汇(或被称为“模糊词语”)。
6)  There out
由此及彼
补充资料:或此或彼
或此或彼
或此或彼

中文名称:或此或彼

版本: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版(上、下)

发行时间:1998年

地区:大陆

【作 者】(丹麦)索伦·克尔凯郭尔(sorenaabyekierkegaard)著;阎嘉等译

【丛编项】巨辐经典译丛

【装帧项】平装 21cm / 2册

【出版项】四川人民出版社 / 1998

【isbn号】9787220041341 / 7220041349

【原书定价】¥62.00

【主题词】克尔凯郭尔-1813-1855-哲学 近代哲学-丹麦

【其 它】45.1m 高清晰 缺封面页、版权页、目录页 无书签

【图书简介】

在古希腊神话中,赫耳墨斯是宙斯和迈一亚的儿子,奥林波斯神们的信使,道路与边界之神,睡眠与梦想之神,死者的向导,演说者、商人、小偷、旅者和牧人的保护神——解释学(hermeneutic)一词便来自赫耳墨斯(herrnes)之名。思想接踵而至;我刚刚有了一个想法,正要写下来,一个新的想法又喷涌而出——抓它、挠它——疯狂——神经错乱! 衡量一个人的标准是:在多长的时间里,以及在怎样的层次上他能够甘于寂寞,无需得到他人的理解。能够毕生忍受孤独的人,能够在孤独中决定永恒之意义的人,距离孩提时代以及代表人类动物性的社会最远。——基尔克果我相信,施特劳斯欣赏基尔克果,还因为他的小说似的写作方式。施特劳斯在好地方一再说到过,以写小说或戏剧(对话是其变化)的方式来表达哲学的古典哲人的一种传统,如此写作方式绝非搞着好玩,而是自有其古义弘深的理由。不幸的是,在康德哲学影响下,这种写作方式几乎被遗忘了——换言之,古典哲学中的那个与哲学人性命攸关的理由被遗弃了。在这段思想的摸索过程中,基尔克果始终伴随着我。这位思想家一生下来身体就不怎么好,经历世上的时光不长(1813生—1855初冬病逝),却留下了不少卓见高超、才思精微的著作。在这些著作中,最令我入迷也最让我费解的,便是这部《或此或彼》。——刘小枫

【图书目录】

中译本说明

《或此或彼》的成书经过

上部:生活的一个片断(包括a的论文)

序言

诗篇

直觉情欲的诸阶段或情欲音乐喜剧的诸阶段

现代戏剧的悲剧因素中反映出来的古代戏剧的悲剧因素

剪影

最不幸的一个

初恋

轮作制

勾引家日记

增补

下部:威廉法官的信(b的论文·给a的书)

婚姻的审美效力

人格发展中的美学与伦理学的平衡

最后的话

那存在于与上帝有关的思想中的基础:我们总是处于错误之中

增补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