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植物性别进化
1)  Sex evolution of plant
植物性别进化
2)  Plant sex differentiation
植物性别分化
3)  sexuality in plants
性别(植物)
4)  Plant evolution
植物进化
1.
Plant evolution and spcies extinction;
植物进化与物种绝灭现象
5)  Evolutionary botany
进化植物学
6)  vegetalization
植物性化
补充资料:性别(植物)(xingbie
      和动物一样,植物也存在着性的差别,即有专门的雌性和雄性器官,甚至有严格的雌性个体和雄性个体之分。
  
  对植物性别的认识  中国古代对于高等植物的性别就有认识。如春秋到西汉初写成的《尔雅》(约2200年前)中就记载着"桑瓣有葚,栀",意思是说,桑树有半数能结桑椹,名为栀。在1400多年前,北魏时期的《齐民要术》《种麻子》篇中就正确地认识到雄麻散放花粉和雌麻结籽的关系,"既放勃,拔出雄,若未放勃去雄者,则不成子实"(放勃即指雄花放出花粉)。中国对于植物性别的认识比欧洲人早1000多年。在欧洲,关于植物有性的差别的概念是在18世纪由J.G.克尔罗伊特和C.von林奈奠定的。
  
  大多数被子植物的雌、雄器官,即雌蕊和雄蕊,着生在同一朵花里。这类植物称为雌雄同花植物,以符号表示;在某些植物中,雌、雄蕊分别着生在不同的花里,成为单性的雌花和雄花,但雌花和雄花同时出现在同一植株上。这类植物为雌雄同株异花植物,以嫗♀符号表示,如玉米和瓜类等。在另一些植物中,雌雄花分别着生在不同植株上,为雌雄异株植物,以嫗/♀符号表示,如千年桐、大麻、银杏等。此外还有许多中间类型,有的在同一植株上既有雌雄蕊同在一朵花中的两性花,又有仅具雌蕊或雄蕊的单性花,以嫗♀符号表示。
  
  性染色体  许多雌雄异株植物都有性染色体,例如酸模的雄株含有12个常染色体和XY染色体(2n=14),而雌雄株则有12个常染色体和XXX染色体(2n=15)。 银杏的雄株具有22+XY染色体,而雌株则有22+XX染色体。不过,有些严格雌雄异株的植物,由于体细胞中染色体形状较小和数目较多,很难区分出性染色体。
  
  性别的控制  与动物相比,植物的性别是相对不稳定的。它虽然受遗传因子决定,但在外界环境条件和药剂处理的影响下比较容易发生改变。
  
  控制植物的性别分化有重要意义。在雌雄同株异花和雌雄异株植物中,不同性别的器官和植株具有不同的经济价值。如果以种子和果实为收获对象则需要大量的雌花和雌株,而有时为了其他目的,就更欢迎雄株,例如以纤维为收获物的大麻,以雄株为优,因其纤维拉力较强,为了得到银杏种子,宜多种雌株,而如用银杏作行道树,则又以雄株为佳。在雌雄同花植物中,有时为了育种的方便,也需要化学去雄。
  
  自然界性别表现的规律性  在雌雄同株植物中,一般总是雄花先开,然后是两性花和雄花混合出现,最后才是单纯雌花。在蓖麻中这种情况很明显,在黄瓜中,侧枝较主茎形成较多的雌花,随着分枝级数提高,雄花与雌花的比值下降。这一现象说明雌花是在植株开花进入晚期阶段才出现的。
  
  环境条件的影响 营养,温度、日照长度、光质、光照强度、水分供应、空气成分等都对植物性别分化有一定的影响。一般说来,充足的氮素营养,较高的空气和土壤温度,较低的气温(特别是夜间低温),蓝光,种子播前冷处理等,有利于雌性分化;高温、红光等因子则促进雄性分化。日照长度的影响因植物光周期类型而异;一般短日照促进短日植物(SDP)多开雌花,使长日植物(LDP)多开雄花;长日照的作用则相反。
  
  性别的化学控制  在温室栽培中,很早就有使用熏烟法提高黄瓜结实率的经验。后来查明"烟"中有效成分为一氧化碳。 用0.3%一氧化碳处理黄瓜幼苗可使雄花数大大下降,雌花数显著提高。一氧化碳处理不仅可改变雌雄花的比例,而且可改变雌雄花出现的顺序,降低了雌花着生的节位,可使黄瓜提前长成上市。
  
  植物激素,如生长素(IAA)、赤霉素(GA)、细胞分裂素(CTK)和乙烯(Eth)对植物的性别分化都有明显的调节控制作用。一般而言,GA促进雄性分化,而IAA、Eth和CTK则促进雌性分化。ABA的作用缺少规律性。 Eth能使瓜类,包括黄瓜和瓠瓜提早开雌花,增加雌花数,提高产量,已在生产上应用。
  
  一些生长调节剂,包括类生长素、抗生长素以及激素合成抑制剂,对植物性别分化都有明显的影响。
  
  矮壮素(CCC)是GA合成的抑制剂。 以10-4MCCC溶液喷洒或浇灌黄瓜幼苗,可使植株完全雌性化。
  
  一些无机离子,如Ag+(常用AgNO3)和CO2+(常用CoCl2)能在一些植物的雌株中诱导出雄花,AgNO3和CoCl2都强烈地抑制乙烯在植物体内的生物合成,它们对性别的影响可能是通过对内生乙烯的调节作用。其他乙烯合成抑制剂,如氨基乙氧基乙烯甘氨酸(AVG)也能在雌雄蕊麻等植物中诱导出雄花。应用乙烯剂(一种能释放乙烯的液体化合物),已诱导出雄性不育孕小麦和水稻。
  
  植物的性别分化是植物成花生理的一个特殊问题,也是更广泛的分化生理的一个问题。一般认为雌、雄同株植物形成雌、雄器官的基因均已在全能的分化细胞中预先编码,环境因子或化学药剂只起着一个阻抑或脱阻抑的作用。对于雌、雄异株植物,性别的逆转与性染色体间的关系,尚待研究。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