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越南汉文赋
1)  Vietnamese Han Fu
越南汉文赋
1.
Study of the Acquisition and Creativity of Vietnamese Han Fu on the Basis of Chinese Fu
简谈越南汉文赋对中国赋的借鉴与发展
2)  Chinese-written novel in Vietnam
越南汉文小说
1.
This paper studies the influence of A Collection of Ghost Stories on the Chinese-written novel in Vietnam Excerpts from Biographies from the following approaches: the inference of the publishing time of the anonymous novel Excerpts from Biographies; the anonymous novel s borrowing from and mixing with A Collection of Ghost Stories both in topics and command of words.
从佚名《传记摘录》成书时间的推断及其对《聊斋志异》题材的借用与复合、文字的袭用与糅合 ,来讨论《聊斋志异》对于越南汉文小说《传记摘录》的影
3)  Vietnamese Chinese character culture
越南汉字文化
4)  Han poems in Vietnam
越南汉诗
5)  Han Dynasty ode style
汉赋文体
6)  Sino Vietnamese
越南汉字音
1.
In analyzing and discussing Sino Vietnamese or Han Viet Dialect,linguists ordinarily put it into the loanwords' theory frame.
前人研究越南汉字音或者汉越语,一般都在借词的理论框架里,本文根据汉越语的社会功能以及标准化、自主性、历史性、活力等四个区分语言和语言变体的标准首次提出汉越语是一种特殊语言、是越南社会从939年到1945年的文学语言,即高方言。
补充资料:《康熙朝汉文硃批奏折汇编》
      中国档案汇编。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编。档案出版社1984~1985年影印出版。套色精装,8册,共约300万字。按编年体例编排,共收辑清代康熙朝内外文武大臣及内务府臣仆的奏折3119件。因绝大部分奏折都有康熙帝的硃笔批示,故称硃批奏折。其中1049件是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品,大都是第一次公布;另2070件是转录自台湾故宫博物院出版的《宫中档康熙朝奏折》一书。
  
  书内所辑奏折,起自康熙二十八年(1689),迄于康熙六十一年。具奏人共137人,其中有大学士李光地、王棪、马齐、 张玉书等, 有部院大臣及地方督抚大员赵弘燮、宋荦、高士其、王鸿绪、年羹尧、张伯行、赖都、范时崇、杨琳、李树德等人,有内府臣仆曹寅、李煦、孙文成、曹颙、曹頫等人,尤以赵弘燮、李煦两人的奏折为最多。赵弘燮的奏折系统地奏报了自康熙四十五年三月初三日至六十一年四月二十二日直隶所属地区政治、农业、 河工乃至气象雨量及粮食价格方面的情况; 李煦、曹寅等人的奏折反映了康雍时代江南经济史、文化史、江南官场重大事件,也是研究康熙帝、曹家父子、李煦等人的历史和《红楼梦》社会历史背景、曹雪芹家世等的第一手史料。其他奏折有的涉及当时全国各地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情形,有的涉及当时中外关系、国内民族关系等史实。如两广总督杨琳奏报了外国商船及外国传教士来华到粤的情形,康熙帝对此也有许多批示;川陕总督年羹尧及贵州巡抚陈诜等人的奏折,有大量关于川黔地区少数民族问题的内容;王鸿绪的告密小折及康熙帝的批示,则是当时统治阶级内部矛盾斗争以及官场腐败状况的生动记录。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