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棕榈疫霉
1)  Phytophthora palmivora
棕榈疫霉
1.
Identification of Phytophthora palmivora from imported Thailand Durian.
进口泰国榴莲上棕榈疫霉的分离和鉴定
2)  Chloramphenicol palmitate
棕榈氯霉素
1.
The optimum conditions of crystallization technology of chloramphenicol palmitate of crystal type B (mp 86~91℃) was investigated.
对棕榈氯霉素结晶工艺进行了摸索研究 ,确定了由生理无效型 A晶型转化为生理有效型 B晶型工艺的最佳条件 ,获得了符合中国药典 1995年版、BP93版标准的产
3)  Clorolifarina
氯霉素棕榈酸酯
4)  Clorolifarina
棕榈酸氯霉素
5)  palm plants
棕榈
1.
The Palm plants were cultivated in the different artificially established eco environment.
在设置的不同生态环境小区内栽培棕榈 ,通过分析越冬栽培期间不同小区内的温度、风速及空气相对湿度等气候因子 ,观察植株寒害反应及来年生长状况 ,并结合植株叶片组织水分、可溶性糖及可溶性蛋白的质量分数和过氧化物酶 (POD)及超氧歧化酶 (SOD)比活性的测定 ,揭示了棕榈北方越冬栽培适应性的生理基础和伤害发生的可能机制 。
6)  palm [英][pɑ:m]  [美][pɑm]
棕榈
1.
B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fungicide sensitivity of Pestalotiopsis palmarum causing leaf speckle of palm trees;
棕榈科植物叶斑病病原菌的生物学特性及药剂筛选试验
2.
A newly found exotic Hispidae beetle, Octodonta nipae (Maulik)was reported from a forest nursery in Dongfang City, Hainan Province, China where it damages coconut palms which is an important ornamental and fruit trees widely planted in southern China.
报道了最近发生在海南省东方市华盛顿棕榈 (Washingtoniafilifera)上的林业外来入侵害虫—水椰八角铁甲Octodontanipae(Maulik) ;对其形态特征 ,发生与危害等进行了简要介绍 ,并提出了应对措施和建议。
3.
In this study,we examined the ecological effect of palms on tree seedlings regeneration in a tropical lowland rain forest plot in Bawangling,Hainan Island.
调查海南霸王岭热带低地雨林群落学特征,研究林下棕榈植物对树木幼苗更新的影响。
补充资料:棕榈氯霉素
【通用名称】
棕榈氯霉素
【其他名称】
棕榈氯霉素 棕榈氯霉素 拼音名:Zonglu Lumeisu 英文名:Chloramphenicol Palmitate 书页号:2000年版二部-827 C27H42Cl2N2O6 561.55 本品为A晶型或B晶型的D-苏-(-)-N-[ α-(羟基甲基)-β-羟基- 对硝基苯乙 基 ]-2,2-二氯乙酰胺-α-棕榈酸酯。按干燥品计算,含氯霉素(C11H12Cl2N2O5) 应 为56.5%~59.0%。
【性状】
本品为白色或类白色粉末;几乎无臭,无味。 本品在丙酮或氯仿中易溶,在乙醇中略溶,在水中不溶。 熔点 本品经60℃干燥2 小时,依法测定(附录Ⅵ C),A晶型的熔点为89~95℃; B晶型的熔点为86~91℃。 比旋度 取本品,精密称定,加无水乙醇溶解并定量稀释成每1ml 中含50mg的溶 液,依法测定(附录Ⅵ E),比旋度为+22°至+25°。
【鉴别】
(1) 取本品,加无水乙醇制成每1ml 中含20μg 的溶液,照分光光度法 (附录Ⅳ A)测定,在271nm 的波长处有最大吸收,其吸收度为0.35。 (2) 取本品(A晶型或B晶型),用糊法测定,其红外光吸收图谱应与同晶型对照 的图谱(光谱集37图或38图)一致。 (3) 取本品约0.1g,加乙醇制氢氧化钾试液2ml 使溶解,注意防止乙醇挥散,置水 浴中加热15分钟,溶液显氯化物的鉴别反应(附录Ⅲ)。
【检查】
游离棕榈酸 取本品1g,加对麝香草酚蓝呈中性的乙醇30ml,溶解后, 用氢氧化钠滴定液(0.02mol/L) 滴定至溶液显绿色,每1ml氢氧化钠滴定液(0.02mol/L) 相当于5.128mg的C16H32O2,含游离棕榈酸(C16H32O2)不得过2.0 %。 游离氯霉素 取本品约1g,精密称定,置100ml 锥形瓶中,加二甲苯80ml,置热水 浴中加热使溶解,放冷,移入分液漏斗中,用水提取3 次,每次15ml,合并提取液,用 四氯化碳10ml洗涤,提取液置50ml量瓶中,加水稀释至刻度,摇匀,离心,取上清液, 照分光光度法(附录Ⅳ A),在278nm 波长处测定吸收度;另取不含供试品的二甲苯 80ml,照上法同样操作,作为空白校正,其吸收度应小于0.05。按C11H12Cl2N2O5 的吸 收系数(E1% 1cm)为298 计算,含氯霉素不得过0.045 %。 干燥失重 取本品,以五氧化二磷为干燥剂,在60℃减压干燥至恒重,减失重量不 得过1.0%(附录Ⅷ L)。 炽灼残渣 不得过0.1 %(附录Ⅷ N)。
【含量测定】
取本品适量,精密称定,加无水乙醇溶解并稀释成每1ml 中约含25 μg 的溶液,照分光光度法(附录Ⅳ A),在271nm 的波长处测定吸收度,按C27H42Cl 2N2O6 的吸收系数(E1% 1cm)为178 计算,再乘以0.5754,即得相当于氯霉素的量。
【类别】
抗生素类药。
【贮藏】
遮光,密封保存。
【制剂】
(1) 棕榈氯霉素(B型)片 (2) 棕榈氯霉素混悬液 (3) 棕榈氯霉素(B型)颗粒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