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平等人格
1)  equal dignity
平等人格
1.
In order to meet these challenges,the paper makes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 strengthening undergraduates\'training of gregariousness,emphasizing undergraduates\'training of equal dignity,and choosing the dormitory as the major position for carrying out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针对这种挑战,应当采取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思路和对策为:加强大学生的合群性教育,注重大学生的平等人格教育,把宿舍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阵地。
2)  equality of personality
人格平等
1.
The essence of civil law idea is justice,and its core incarnate inviolability of private right,equality of personality and autonomy of will.
民法理念的内涵丰富,其本质是正义,其核心表现为私权神圣、人格平等和私法自治。
2.
Differences of status perfect equality of personality,and equality of personality can only be interpreted in view of differences of status,then,the differences of status limit the content and state of equality of personality.
人格平等与身份差异共同构成人身法制的基础,两者均不具有无条件的合理性,只在特定条件下符合自由、效率、公平等价值取向。
3)  personality equality
人格平等
1.
This paper comment on the wealth equality and the personality equality from JANE EYER andby analyzing the mental character of Jane Eyre as well as several possibilities of dealing with the end we get the sense that Charlotte Bronte MUST have the idea of Feminism.
通过对作者生平简介和小说《简·爱》的故事梗概及设想的几种故事结局 ,评述了夏洛蒂的财富均衡与人格平等的观点 ,及其经济独立和妇女解放的女权主义思想。
2.
This paper summarized the basic principles in nurse-patient communication,such as nurse-patient personality equality,nurse-patient emotional resonance,accuracy of the information.
文章分析了护患沟通中的一些基本理念(护患人格平等、护患情感共鸣、信息准确到位),并就如何实现这些基本理念的方法提出了营造良好的环境氛围、护士要掌握沟通技巧、丰富护士文化内涵等的建议。
4)  personalistic equality view
人格主义平等观
5)  idea of human equalty in dignity
人格平等思想
6)  Equal principle of everyone
人人平等
补充资料:《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
Discours sur  l'origine et les fondaments de  l'inegalite parmi les hcmmes

   J.-J.卢梭社会历史观的代表作。1755年4月初版于阿姆斯特丹。共分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详述了自然状态以及在自然状态中发展起来的、导致人类进入文明社会的因素;第二部分论述了社会状态中人类的不平等、政治奴役和道德堕落的发展。卢梭在本书中假想人类在进入社会状态前曾生活在自然状态中:那时的人类过着离群索居的生活,没有固定的家庭生活,没有住宅,没有财产,人没有互相攻击和掠夺的本性,只有怜悯他人和自我保存的天然感情;人的各种机能(诸如理性、语言、观念)、欲望和情感(尤其是爱慕、虚荣、贪婪)都处于低级阶段,不存在精神的、政治的不平等。但是人有独特的异于禽兽的自我完善化的能力,共同劳动、家庭的发展促进了人与人的交往,使人的潜在机能被激发起来,导致社会状态的出现。私有制是文明社会的基础,农业和冶金术的发明是导致这一巨大变革的决定性原因。从此人类产生了许多新的欲望和偏见,道德急剧堕落,富人和穷人的差别出现了,人类落入了可怕的战争状态。于是富人哄骗穷人订立社会契约,社会和法律就是这样起源的,它们保护富人欺压穷人,这是不平等发展的第一阶段。订立了契约就需要有保障其实施的强力机构,权力的设立是不平等发展的第二阶段,它确立强者和弱者的区别。暴君政治的出现是不平等发展的第三阶段和顶点,它确立主人和奴隶的区别。既然暴君依仗暴力蹂躏法律,人民就有权用暴力推翻他。本书中的美好的自然状态和邪恶的文明社会对立的论点,导致了卢梭同崇尚理性和进步的18世纪法国唯物主义者的决裂。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译本封面

《论人类不平等的起源和基础》中译本封面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