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数控实训基地
1)  practical data training bases
数控实训基地
1.
Construction of practical data training bases in campus and its operation
校内数控实训基地的建设与运行
2)  NC training
数控实训
1.
NC training and teaching is an important approach of fostering high skill applied technologic persons.
数控实训教学是高职院校培养数控高技能型应用技术人才的重要途径,如何进一步加强数控实训教学和探索数控实训教学新途径已成为各高职院校的重要课题。
3)  training base
实训基地
1.
Approach to construct practical training base automobile specialized subject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高职汽车专业实训基地建设的途径
2.
Study on public numerical control training base mode to promote the cultivation of high technical talents;
公共数控实训基地创新模式探究
3.
The construction of electronic innovative training base;
电子创新实训基地的构建
4)  practical base
实训基地
1.
This paper introduces some successful experiences of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such as Germany and British in the construction of the practical base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and expounds some inspirations of these experiences on our country.
介绍了德国、英国等发达国家在高等职业教育实训基地建设方面的成功经验,论述了这些经验对我国高职教育的启示。
2.
The most outstanding characteristic of these kind of talents’ training is strengthening practical teaching,ability training and practical base construction.
高等职业院校的任务是培养高等技术应用性人才,这类人才培养的最突出特点就是强化实践教学,突出能力培养,要强化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功能的完善。
5)  Practical Training Base
实训基地
1.
Thoughts and practices on the construction of state-level senior vocational numerical control technique practical training base;
国家级高职数控技术实训基地建设的思考与实践
2.
This paper is to introduce our experience in building practical training bases for students majoring in economies and trade in line with the objectives of higher vocational education and requirements of enterprises for their employees.
本文结合高等职业教育培养的目标及企业用人单位用人要求,阐述了时建立经贸类学生实训基地的一些认识和具体做法。
3.
The practical training base is the main place for improving quality of education,especially for cultivating application talents.
实训基地是高职院校提高教育质量、培养应用型人才的主要场所,而建立科学的实训教学体系是完成学生实践技能培训的重要保证。
6)  practice base
实训基地
1.
Construction Plan of Morden Communication Practice Base;
现代通信技术综合实训基地建设方案设计
2.
On the culture construction of practice base in campus;
论校内实训基地文化建设
3.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Importance of humanism in the building of practice bases;
实训基地人文环境设计初探──深圳职业技术学院现代设计与制造技术中心仿真职业环境的创建
补充资料:吴有训
吴有训(1897~1977)

    中国物理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院士。1897年4月2日生于江西高安,1977年11月30日卒于北京 。1920年毕业于南京高等师范学校。1921年赴美国留学,入芝加哥大学物理系随A.H.康普顿进行X射线方面的研究。1926年获物理学博士学位。历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教授及物理系主任、理学院院长,中央研究院院士,中央大学校长,上海交通大学教授及校务委员会主任,华东军政委员会委员、文教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长,政务院(今国务院)文教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中国科学院副院长,中国科学院物理学数学化学部主任,中国物理学会理事长,中华全国自然科学专门学会联合会副主席,中国科协副主席,德国自然科学院院士等职。曾任全国政协第三届常务委员,全国人大第二~四届常务委员。主要从事近代物理学特别是X射线散射光谱方面的研究与教学及教育、科学组织领导工作,是中国开展近代物理学实验研究的先驱者和奠基人之一。20年代在参与康普顿的X射线散射实验研究的开创性工作过程中,完成了一系列重要的实验工作,通过实验明确了康普顿效应的普遍性,推翻了国外学者提出的所谓“三次辐射”假设和“箱子效应”,确定了康普顿效应发现后所面临的十分重要并且十分关键的问题:康普顿散射光谱中变线与不变线之间的能量或强度的比率,为康普顿的X射线量子散射理论即康普顿效应的确立和进一步为国际物理学界所公认作出了重要贡献。1926年以后 ,对X射线的气体散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理论研究,取得了一些很有意义的结果;将仅适用于单原子气体的散射公式推广到多原子气体的情形中去;作出了非相干散射将在X射线经气体 、液体以及固体的散射中占据重要地位的预言;并对所谓“校正因子”进行了探讨,提出了由量子理论得出的校正因子主要在非相干散射中起作用的结论。同时还就温度对晶体的X射线散射过程的影响、X射线的气体散射系数等问题作了研究,修正了P.德拜的某些理论计算。40年代以后主要致力于中国科学研究的组织领导及培养科技人才的工作,为中国教育与科学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在组织并参加中国近代物理学的研究方面取得了突出成就。1987年3月中国物理学会决定设立胡刚复、饶毓泰、叶企孙、吴有训物理奖。
   
   

图片

图片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