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地菍果实红色素
1)  red pigment from Melastoma dodecandrum Lour fruit
地菍果实红色素
2)  Melastoma dodecandrum fruit
地菍果实
1.
Changes of quality and fatty acids in the seed oil of Melastoma dodecandrum fruits during ripening;
地菍果实成熟过程中品质及种子油脂肪酸组分的变化
3)  Red pigment in the fruit
果实红色素
4)  red pigment in camphor tree fruit
樟树果实红色素
5)  Basella rubra L.mature fruit red pigment
木耳菜果实红色素
1.
Study on physicochemical property and application of Basella rubra L.mature fruit red pigment;
木耳菜果实红色素的性质及其应用研究
6)  red pigment from Adinandra millettii
黄瑞木果实红色素
1.
Absorbing and separating of red pigment from Adinandra millettii fruit was studied.
用动态法将树脂预处理后,用来吸附分离黄瑞木果实红色素,结果表明:X-5树脂对黄瑞木红色素的吸附效果最好。
补充资料:地菍
【通用名称】
地菍
【其他名称】
地菍 (《岭南采药录》)
【异名】
山地菍(《生草药性备要》),地茄(《植物名实图考》),铺地锦(《岭南采药录》),地吉桃、地葡萄、地红花(《广西中兽医药植》),古柑、苦含(《闽南民间草药》),倒藤王不留、金头石榴(《泉州本草》),地石榴、毛冬瓜、水汤泡、提脚龙、猫儿眼睛草(《湖南药物志》),铺地稔(广州部队《常用中草药手册》),野落苏、红地茄(《浙江民间常用草药》),落地稔、地稔藤(《南方主要有毒植物》),矮脚埔梨、埔淡,波罗罂子(《福建中草药》)。
【来源】
为野牡丹科植物地菍的全草。
【植物形态】
地菍 披散或匍匐状亚灌木。技秃净或被疏粗毛。叶小,卵形、倒卵形残椭圆形,长1.2~3厘米,宽8~20毫米,先端短尖,基部浑圆,3~5条主脉,除上面边缘和背脉上薄被疏粗毛外,余均秃净;叶柄长2~4毫米,被粗毛。花1~3朵生于枝梢,直径约2.5厘米;萼管长约5毫米,被短粗毛,裂片5,披针形,短于萼管;花瓣5,紫红色,倒卵圆形,长约1.2厘米;雄蕊10,5强,花药顶孔开裂;子房与萼管合生,5室,外表有粗毛。浆果球形,径约7毫米,熟时紫色,被祖毛。花期5月。果期6~7月。 生于丘陵地带和马尾松林附近,以及灌丛、草地。分布我国东南,西南各地。 本植物的根(地菍根)亦供药用,另详专条。
【采集】
5~6月采收。
【化学成分】
叶含鞣质7.40%,果实含鞣质2.02%。
【性味】
《陆川本草》:"味甘微涩,性稍凉。"
【归经】
《闽东本草》:"入肝、肾、脾、肺四经。"
【功用主治】
活血止血,清热解毒。治痛经,产后腹痛,血崩,带下,便血,痢疾,痈肿,疔疮。 ①《生草药性备要》:"叶,煎水,洗疳痔热毒、麻疥烂脚,蛇伤。" ②《陆川本草》:"止血,解毒,消炎。治子宫出血,痢疾,疮痈溃烂红肿。" ③《闽南民间草药》:"清热解毒,活血消疝。治赤白痢,产后腹痛。" ④《闽东本草》:"治痛经,崩带,血痢,痔瘘,风疹,疝气。"
【用法与用量】
内服:煎汤,3~5钱(鲜者1~2两)。外用:煎水洗或捣敷。
【宜忌】
《闽东本草》:"孕妇忌用。恶麦冬、硫黄、雄黄。"
【选方】
①治胃出血,大便下血:地菍一两,煎汤分四次服,隔四小时服一次。大便下血加雉鸡尾、粗糠材各等分,炖白酒服。(《闽东本草》) ②治外伤出血:地茄蛘叶捣烂外敷。(《浙江民间常用草药》) ③治痢疾:鲜地茄二至三两。水煎服。(《湖南药物志》) ④治红肿痈毒:山地菍鲜叶切碎,同酒酿糟杵烂敷患处。一日一换。或取茎叶阴干,碾细末,以蜂蜜或鸡蛋白调和敷患处,能消肿止痛。(《江西民间草药》) ⑤治疔疮:地茄全草捣烂敷。(《湖南药物志》) ⑥治风火齿痛:古柑鲜草头一两,洗净,水适量煎服。(《闽南民间草药》) ⑦治咽喉肿痛:鲜古柑六钱至一两,洗净,水一碗半,煎服。(《闽南民间草药》)
【临床应用】
治疗消化道出血 将地菍全草按1:2浓度制成水剂,成人每次20~40毫升,用微温水冲服,每日3次,必要时加服1~2次。儿童酌减。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合并上消化道出血62例,治愈(症状消失,粪便潜血转阴)50例,好转(症状改善,潜血由强阳性转为弱阳性)10例,无效1例。其他原因所引起的消化道出血8例,治愈6例,好转1例,无效1例。其止血作用可能与它含有鞣酸及酚类等有关。部分病人服药后有便秘现象。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