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water gas system
水气系统
2)  water vapor
水气
1.
The corrosion degree of uranium-water vapor reaction was evaluated by weighing sample weight gain at appropriate intervals.
用热重法研究了铀在50~90℃和32%~86%湿度范围的水气气氛中的加速腐蚀,得到了该实验条件下铀的水气腐蚀特性,并对反应的动力学进行了讨论。
3)  edge water gas reservoir
边水气藏
4)  hydrosphere jet
水气射流
1.
Theory and test on solid twi-rotary hydrosphere jet eliminating local gas accumulation;
二次实心旋转水气射流驱散积聚瓦斯的理论与试验
5)  water alternating gas
水气交替
1.
Numerical simulation of near-miscible flooding of water alternating gas considered hysteresis effect;
考虑滞后效应的水气交替近混相驱数值模拟
6)  water-gas shift
水气变换
1.
The reason that A/F was broadened was studied by oxidiza- tion reaction, water-gas shift and steam reforming over catalysts.
主要考察了CeO2-ZrO2和BaO的添加对催化剂空燃比性能的影响,通过氧化反应、水气变换和蒸汽重整的性能研究,探讨了催化剂三效工作窗口扩大的原因。
参考词条
补充资料:施用农药须注意水气光热
    在防治花卉病虫害喷施农药时,一定要注意气象条件,同一农药在不同的天气条件下施用,有明显不同的药效。
    温度。一船来说,气温在20至30℃范围内用药,其效果比气温在20℃以下的天气条件下使用要好。但是,当气温超过35℃时,由于高温促进药物分解而降低药效,并容易引起人畜中毒事故的发生。同时,在高温条件下,植物新陈代谢旺盛,气孔大开,农药很易进入植物体内,发生药害。因此,在这种天气条件下,应在上午11时以前和下午4至5时以后施药。
    湿度。在湿度大时喷洒乳剂农药会降低防治效果,但对喷施粉剂农药时,有利于药粉与植物茎叶的粘附,提高粉剂农药的效果。另外,有些生物农药,如防治菟丝子时,使用“鲁保一号”,不仅要求气温在25℃左右,而且要在高湿条件下,才有利于“鲁保一号”菌粉活孢子的萌发,侵入菟丝子。引起菟丝子发病死亡,效果才会显著。
    降水。露水与药效密切相关。一般说来,喷粉宜在早晚有露水时进行,以利药粉附在叶片上而不被风吹落;喷雾宜在晴天无露水时进行,以免药液被稀释冲淡而降低药效。喷粉、喷雾后遇到降雨,常会冲失药剂或降低浓度,需要重新喷药,如花卉病虫防治适期已到,在不能过多推迟施药时间的情况下,为了提高防治效果,雨中用药时可采取一些必要措施:一是选用内吸性强的农药如杀虫双、乐果、甲胺磷、呋喃丹等;二是选择速效性农药,如速灭威、井岗霉素、天多威等,在喷药后短时间内就产生药效,也可以防止或减轻降水的影响;三是选择粉剂农药,尤其是在雨后、露水重的情况下施药,喷施粉剂农药最为有利;四是在施用的药液中加入适量的粘着剂和辅助剂,如洗衣粉、木薯粉浆水以增强农药的粘附力。
    光照。光照对药效的影响也很明显,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直接影响。有些农药对光不稳定,遇光易分解失效。如将磷喷洒于花卉植物体表面,在有光照特别是紫外线光照条件下,3天就能全部光解失效。而常用的消毒杀菌剂敌松更不能在光照下施用了,因此多数乳剂农药大多采用茶褐色的瓶装,以防药效在光照条件下分解,使药效期缩短。二是间接影响。在强光下作物新陈代谢旺盛,气孔张开,农药容易对植株产生药害,因而在盛夏季节里,不能在强光照射下的中午施药,而要求在阴天或晴天的傍晚施药。
    风。风对施用农药有明显的影响。风能使农药飘失并有碍于操作,很难保证药剂喷洒到需要的地方,从而降低施药的质量,影响防治的效果。特别是采用喷雾、喷粉和熏蒸等方法时,风的水平移动能使药剂流失或分布不均匀。据试验,3至4级风时施粉剂农药,可造成1/4左右的药剂损失。因此,在施用药剂的时候,要尽量选择无风或小风的天气为好。同时还应利用风向喷施农药,操作人员顺风前行或背风倒退这样才使药剂喷洒到位,并避免人身中毒。(摘自《中国花卉报》2002/11/23)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