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东平湖围坝
1)  Dongping Lake border dam
东平湖围坝
2)  Dongping Lake
东平湖
1.
Countermeasure Study on Eco-environmental Status of Dongping Lake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ts Catchment;
东平湖生态环境现状及流域可持续发展对策研究
2.
Evaluation of the Ecosystem Services Value of Dongping Lake;
东平湖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3)  Dongpinghu lake
东平湖
1.
Countermeasures for Comprehensive Regulation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and Sustainable Exploitation and Utilization of Resources of Dongpinghu Lake;
东平湖生态环境综合治理及资源可持续开发利用对策研究
2.
Introduction to Re-construction Design of Baliwan Lockgate in Dongpinghu Lake;
东平湖八里湾闸改建工程设计综述
3.
The Dongpinghu lake is the hydro-complex for water regulating and transfer in the east route of South-to-North Water Transfer.
 东平湖是在南水北调东线工程中起调蓄、输水的枢纽,其水质关系到东线工程供水目标的成败。
4)  Dong-ping Lake area
东平湖区
1.
As the second lake in Shandong, and the lastflood-regulation lake, the wetland health of the Dong-ping Lake area is very concerned about.
作为山东省第二大淡水湖泊和南水北调东线工程最后的调蓄枢纽,东平湖区的湿地生态系统健康水平高低直接关系着区域经济发展和区域生态系统平衡,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5)  Dongpinghu reservoir
东平湖水库
1.
Dongpinghu reservoir was constructed in 1958 and is one of important project for dealing with floods in the lower Yellow River.
东平湖水库是处理黄河下游洪水的一项重要工程 ,建于 1958年。
6)  Dongpinghu wetland
东平湖湿地
补充资料:东平湖分洪工程
      位于黄河下游右岸,山东省梁山、东平、汶上、平阴县境内,是黄河下游防洪工程系统的组成部分,在黄河发生大洪水时,对消减陶城埠以下洪峰有重大作用。
  
  东平湖为宋代梁山泊演变而来,由于黄河多次决口南徙,梁山泊逐渐淤积萎缩,为居民逐步垦殖。大汶河原经山东大清河流入渤海。1855年黄河改道夺大清河入渤海,大汶河(下游仍称大清河)遂入黄河。黄河河床逐年淤高,大清河入黄河口淤塞,以致积水成湖,形成黄河的自然滞洪区,民国年间始称东平湖。1958年,在位山修建拦河闸坝、进湖闸、出湖闸,并加高加固围堤成为东平湖水库。由于黄河河道淤积及湖周浸没等问题,于1962年改为滞洪工程。1963年改造为无坝分洪工程。
  
  分洪工程  ①分洪区(见图):总面积627km2。为减少分洪时的淹没损失,在原运河堤的基础上加修二级湖堤,划分为新湖与老湖分洪区,其中老湖区面积209km2,新湖区418km2。东平湖分洪工程在1958年建设时,按水库要求进行,设计水位46.0m,总库容40亿m3。改为分洪工程后,由于围堤加固尚未完成,近期运用水位为44.5m,相应容积为30.4亿m3,其中老湖区为21.6亿m3。扣除底水以及考虑与汶河洪水遭遇,尚有16~18亿m3的容积可用来调蓄黄河洪水。②分洪闸和泄洪闸:在临黄堤上建有石洼、林辛、十里铺、徐庄、耿山口等五座分洪闸(见彩图),设计分洪流量为11340m3/s,由于闸上下游淤积,20世纪80年代有效分洪流量为8500m3/s。在大清河陈山口附近建有陈山口、清河门两座泄洪闸,设计泄洪流量2500m3/s, 退水回黄河。由于黄河河道淤积抬高,湖区退水日益困难,围堤上还建有码头、流长河、司垓排水闸,退水经京杭运河梁济段入南四湖。③围堤:分洪区东北以泰山山脉为界,北为临黄大堤,再沿湖修堤与大清河相衔接,全长107.88km,其中临黄大堤段长10.47km,山口隔堤19.6km。围堤一般高8~10m,顶宽10m,修有戗堤,临水坡有干砌石护坡防浪。二级湖堤为新湖与老湖区之间隔堤,长26.7km,堤高5~8m,堤顶宽6m,为防风浪,临水坡修有干砌石护坡。
  
  避洪工程  据1985年统计,分洪区内有居民27.2万人,耕地47.0万亩,水面15万亩。本着安全和有利分洪,有利于生产的原则,分洪区内一部分居民迁往高处和湖区外筑台定居,一部分居民在湖内修筑避水村台定居,还有一部分居民分散居住在湖内。分洪区修筑迁安道路,以便分洪时居民临时迁出。还修有灌溉、排涝工程,为不分洪时农业生产创造有利的条件。
  
  分洪区运用  原则是控制分洪区以下河道不超过安全泄流量。黄河陶城埠以下防洪标准为 10000m3/s。当花园口发生不超过15000m3/s洪水时,视黄河洪水量和汶河来水大小决定是否分洪。若需分洪,可运用老湖区分洪。当花园口发生15000~22000m3/s洪水时,经分析计算,如老湖区不能解决问题时,则用新湖区;如新老湖区都需运用时,则先开放石洼闸分洪进新湖区;再自上而下顺序使用分洪闸进老湖区。分洪后,根据黄河洪水情况,运用陈山口和清河门泄洪闸将湖区分蓄的洪水退入黄河;在不与梁济运河、南四湖洪涝水遭遇时,也可相机排水入南四湖。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