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无地农民
1)  landless peasants
无地农民
1.
With the implementation of 30 years prolonging policy of land contract system, a great deal of landless peasants comes into being.
土地承包期延长30年不变的政策导致大量无地农民的产生,通过对河北省32个县、41个村、194户无地农民的成员构成、收入来源、权益保护以及所在地区政策执行程度及调整的问卷调查,分析了无地农民产生的原因与生存现状,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收回已经迁出人员土地、开发荒地增加耕地的数量、增加农民生产和生活支持力度、发展农产品加工业等相关对策,以解决无地农民的民生问题。
2)  land-losing farmers
失地农民
1.
The study on the problems of the fusion of land-losing farmers in Hui Autonomous Region and Urban Social——Taking Yinchuan city of Ningxia as an Example;
回族地区失地农民与城市社会的融合问题研究——以宁夏银川市为例
2.
The paper analyzed the social security model、the fund raise、management and supervise、the most popular research methods and existing problems of land-losing farmers in china.
对我国失地农民社会保障模式的选择、社会保障基金的筹集运营监管、有关失地农民问题的主要研究方法以及当前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对研究现状及未来研究趋势进行了简要评述。
3.
The land-losing farmers have made great contribution to the development of urbanization, but their benefits aren’t essentially protected.
城市化进程中,农村集体土地大量地被征用,大量农民成为失地农民。
3)  Land-lost Farmers
失地农民
1.
A Study of Employment Desire,Employment Choose and Social Support Networks about Land-lost Farmers in the Suburbs of a City——A Case Study of Longquanyi District,Pi County,Dujiangyan city,Chengdu;
城郊失地农民就业意向、就业选择与社会支持网研究——以成都市龙泉驿区、郫县、都江堰市为例
2.
Analysis and Solutions of the Social Endowment Insurance of Land-lost Farmers——Based on the data of survey conducted in Chang′an District of Xi′an;
失地农民社会养老保险现状分析——基于西安市长安区的调查
3.
I n this case, the paper focuses on serious problems concerning the production, su bsistence and pension security of these land-lost farmers.
改革开放以来,在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双重推动下,城市建设用地、外商投资开发用地、乡镇企业用地数量日益增加,因土地被征用而导致的失地农民的数量迅速增加。
4)  expropriated peasants
农民失地
1.
The purpose of the paper is to find internal relationship between moral risks of local governments and problems of expropriated peasants through analysis on the causes and appearance of the moral risk of governments.
研究目的:通过分析地方政府道德风险的成因、表现,揭示其与农民失地问题间的内在关联性。
5)  Landless peasants
失地农民
1.
Employment Problem of Landless Peasants under the Vision of Harmonious Society;
和谐社会视野下失地农民的就业问题
2.
Consideration on the countermeasures of solving the landless peasants issues;
解决失地农民问题的对策思考
3.
Analysis of the landless peasants employment problem in Hangzhou;
杭州市失地农民就业问题分析
6)  Land-lost peasants
失地农民
1.
Brief Analysis on Rights and Interests Protection for the Land-lost Peasants;
试析失地农民的权益保障
2.
Survey on employment training for the land-lost peasants in the process of overall urban-rural development of Chongqing;
统筹城乡发展中重庆失地农民就业培训考察
3.
The mode discussion on the housing problems of land-lost peasants;
失地农民住房安置模式探讨
补充资料:租地农民
      全部或大部租入土地、主要依靠自己劳动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民。
  
  资本主义条件下的租地农民并非封建社会中依附于地主的佃农,而是资本主义农业的一种附属经济成份。一般是自己没有土地或只有少量土地的小农。他们以租金形式交给土地所有者的地租,不仅占去他们用自己的剩余劳动创造的相当于利润的一部分,而且往往还占去他们在其他情况下以同量劳动得到的正常工资的一部分。
  
  从历史上看,租地农民在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发展情况不尽相同。在英国,15~18世纪封建制度解体的过程中,租地农民作为从封建制农业向资本主义农业过渡的中间形式而产生和发展起来。资本主义经营方式在农业中取得统治地位以后,在资本主义各国,仍有租地农民与资本主义大农场长期并存。马克思指出,在英国的租地农民中,甚至包含有少量的资本家,他们不得不被迫满足于平均利润以下的利润,而把其中一部分以地租形式交给土地所有者。在美国,南北战争(1861~1865)以后,奴隶制虽已废除,但原先的奴隶并未得到土地,他们不得不向种植园主租佃土地,预借种子、工具、牲畜和肥料,收获后用1/3至1/2交纳地租。这种租佃农民,1910年约占南部农户的一半,在全国农户中占到24%。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一些资本主义国家采取了"土地改革"和"结构改革"等清除"没有生命力"农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加上垄断资本渗入农业,以租佃关系为基础的农场的比重显著缩小。例如,在英国,1900年可耕地中有90%是租佃的,到1971年,租佃农场已不到农场总数的40%。在日本,租佃耕地在全国耕地总面积中所占的比重,已从1945年的 46%下降到1965年的5%。其他如挪威、芬兰、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也出现同样的趋势。上述资本主义国家未将租地农场主同租地农民分组统计,这里的比例数字当然也包括租地农场主在内,但由于大生产排挤小生产的规律的作用,租佃农业缩小,主要应是租地农民减少。
   租地农民经营农业的生产费用,一般高于农业生产中所需的平均费用,因此,他们在资本主义市场竞争中,处于困难的境地。资本主义国家对某些农产品所实行的"补贴"措施,主要有利于大农场主,对绝大多数规模很小的租地农民来说,光靠农业往往难于维持生活,还需靠外出出卖劳动力,以从事非农业活动的收入来补充。随着现代农业生产向着高度机械化、电气化的发展,农业中资本有机构成的不断提高,土地兼并日益加剧,租地农民沦为无产者的人数也有继续增长的趋势。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