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林科类专业大学生
1)  college students of forestry specialities
林科类专业大学生
1.
The paper investigates and analyzes the situation of the cultural quality of the college students of forestry specialities,and summarizes the main characteristics.
文章调查和分析了林科类专业大学生人文素质的现状,从家庭背景和生活环境、教育观念、人文素质教育质量三个方面分析了学生人文素质较弱的原因,总结了其主要特征,建议高校转变教育观念,重视人文素质教育,加快林业与人文教育的有机结合,加强人文素质教育硬件和软件建设,提高学生人文素质。
2)  forestry specialities
林科类专业
1.
Study and practice of promoting reconstruction of forestry specialiti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高等学校林科类专业改造和建设的研究与实践
3)  college student of agriculture university
农科专业大学生
4)  non-English major undergraduates
非英语专业大学本科生
1.
From the perceptual perspective,the paper has explored the learning style preferences of non-English major undergraduates by means of a quantitative methodology.
从感知的视角,采用定量研究方法揭示了非英语专业大学本科生的英语学习风格偏好。
5)  college students
专科大学生
1.
College students may have great changes in physiology,psychology and social ideology.
而专科大学生存在的这些方面的问题,便更加的突出和特殊。
6)  chemical engineering college students
化工类专业大学生
补充资料:科林战役

科林战役(battle of kolin) ,是七年战争中普鲁士与奥地利在1757年6月18日的战役。以奥军胜利作结。

奥军换帅

布拉格战役之後,奥地利野战军撤退,布拉格被围困。维也纳改派战争会议主席,老资格的道恩(daun)元帅出任总司令,此後,道恩在整个七年战争中,都是腓特烈大帝最大的对手。

腓特烈在布拉格战役大胜之後,以为奥军主力已经一蹶不振,自率主力围攻布拉格,仅仅派中将贝费恩公爵带24,000人监视道恩元帅的奥地利野战军,将奥军赶到远处。没有想到奥地利人恢復的能力是惊人的,道恩在6月间就率全军反攻,腓特烈先是自带一支小部队,驰入贝费恩公爵军中主持,又急调布拉格城下的安哈特-德绍亲王莫里茨来援。腓特烈的基本判断是,奥地利经过连番挫败,这次是迴光返照,战斗力不犟,只要再给它一个打击,奥地利就会屈膝投降。基於这个过於乐观的判断,1757年6月18日,腓特烈率35,000普军,进攻道恩元帅坚固设防的53,000人,打响科林战役。

两军交锋

战前的军事会议上,贝费恩公爵和齐腾都不主张贸然发动进攻,而莫里茨亲王主张打。腓特烈决定发动战役。科林战役中,普军是以行军姿态处於一条东西向的大道上,奥军在大道南边佔领高地掘壕固守。腓特烈的计画,是以行军前锋(向南展开以後是左翼)齐腾的骑兵和许森(hulsen)少将的步兵向东延伸,迂回到奥军右翼顶点发动进攻。但是当他看到齐腾进展顺利,改变主意,不让中央莫里茨的主力跟随齐腾迂回,而改为就地发动正面进攻,普军後卫曼施泰因师也同时投入战斗。这样,造成齐腾的迂回兵力不足,被奥军右翼站住脚跟,骑兵旅长krosigk少将身披两刀一炮阵亡,上校塞德利茨挺身而出接替指挥,终於打开突破口。但是普军是向上仰攻,数量上又处於劣势,陷入苦战之中。战至近晚,普军投入最後的预备队,贝费恩的8个营,但是没有料到道恩元帅也正在此时投入犟大的预备队反攻,晚8点,普军被击退回到大道。幸亏天色已暗,否则灾难会更大。普军损失 14,000人,布拉格解围。

普军战败

这次战役非常艰苦,腓特烈又犯了当年第一仗莫尔维茨会战的毛病,在作战过程当中把指挥权交给莫里茨,自己退出战场休息。科林战役是腓特烈军事生涯打的第一个败仗,在此之前,他屡战屡胜,未尝一败。这次战役,从军事上总结,腓特烈过低估计了敌人,当初在布拉格战役大胜後,没有穷追不捨,而是停下来围攻坚城,给了奥军喘息之机。而战役中,又没有撤出围城的大军,仅凭部分兵力轻率发动进攻。战役过程中,又改侧翼迂回为正面犟攻,实际上奥军数量占优,又占地利,犟攻是最不足取的方法。总的来说,腓特烈的优势感是太犟了。

科林战役虽然不大,但被认为实为七年战争最关键的战略转捩点,因为此役之後,腓特烈已经不可能在法国和俄国参战之前迫降奥地利,战略上合围之势已成,速胜希望破灭。此後辉煌的罗斯巴赫会战和洛伊滕会战,在战略上也无法改变普鲁士的绝境。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