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冷藏大蒜
1)  refrigerated garlic
冷藏大蒜
1.
This paper researches the sprout inhibition effect by irradiation on refrigerated garlic.
大蒜出冷库后的搁置时间是决定冷藏大蒜辐照抑芽效果的关键。
2)  garlic [英]['ɡɑ:lɪk]  [美]['gɑrlɪk]
大蒜
1.
Determination of alliin and its related substances in garlic using pre-column derivatization and reversed-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
柱前衍生化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大蒜中的蒜氨酸及其有关物质
2.
Research on extraction of SOD and alliinase from garlic by ammonium sulfate salting-out;
硫酸铵盐析法分步分离大蒜SOD和蒜氨酸酶的研究
3.
Determination for Trace Selenium in Garlic by Microwave Digestion-Hydride Generation-Atomic Fluorescence Spectrometry;
微波消解样品-原子荧光光谱法测定大蒜中的微量硒
3)  Allium sativum
大蒜
1.
Micronucleus Test in Allium sativum Root Tip Cell to Monitor the Water Quality of the Branch of the Sanxiang River;
利用大蒜根尖细胞微核技术监测三湘江支流污染
2.
Micronuclei and abnormal division of Allium sativum breeded in polluted water;
污水诱导大蒜细胞微核及异常有丝分裂的研究
3.
Advance of antitumer of extraction of Allium sativum;
大蒜提取物抗肿瘤作用研究进展
4)  Allium sativum L
大蒜
1.
Studies on Hawthorn(Crataegus L.)Drink and Antiseptic Effect of Garlic(Allium sativum L.);
山楂(Crataegus L.)饮料及大蒜(Allium sativum L.)防腐效果研究
2.
Effects of Cadmium on Root Growth and Ultrastructural Alterations in the Root Tip Cells of Garlic (Allium sativum L.);
镉对大蒜根生长和根尖细胞超微结构的影响
3.
Analysis on the Chemical Constituents of Essential Oil from Allium sativum L. by GC-MS;
大蒜挥发油化学成分的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法测定
5)  Garlic (Allium sativum L.)
大蒜
1.
Garlic (Allium sativum L.
大蒜(Allium sativum L。
2.
Using the garlic (Allium sativum L.
以汉中大蒜为试材,5~6 叶期进行温度(15℃、20℃、25℃)和光周期(14h 和10h)处理,研究了温光互作对大蒜生长及蒜薹和鳞茎形成的影响。
6)  garlic(Allium sativum L.)
大蒜
1.
Effect of ~(60)Co-γ Radiation to the Proliferation,Growth and Antioxidant Characteristics of in vitro Garlic(Allium sativum L.)Plantlets
~(60)Co-γ射线辐照对大蒜试管苗增殖、生长及抗氧化特性的影响
2.
To fine the extracted liquid of the garlic(Allium sativum L.
为了获得澄清透明的大蒜多糖提取液用以生产大蒜多糖,采用不同的pH、不同的澄清剂及其用量等条件处理大蒜多糖提取液。
3.
Using the garlic(Allium sativum L.
以汉中大蒜为试材,5-6叶期进行温度(15℃、20℃、25℃)和光周期(14h和10h)处理,研究了温光互作对大蒜植株初级生长的影响。
补充资料:冷藏库
      有制冷设备,用以储存肉类、蛋类、水果、蔬菜等食品以及生物制品、医药物资等的专用建筑。
  
  简史 中国《诗经·豳风·七月》中有"二之日凿冰冲冲,三之日纳于凌阴"的记载,描述凿冰藏于凌阴(冰窖)。明代在北京故宫武英殿后面的果子房院内建有冰窖,到20世纪50年代才拆除。清内务府编制的《乾隆京师全图》所载,在慈宁花园东面有4座冰窖,一直保存至今。世界上被认为最早的冷藏库是用冰盐混合作冷源。1881年美国建成第一座机械制冷的冷藏库。中国近代最早的冷藏库1917年建在汉口。后来在南京、上海、天津、哈尔滨、青岛等城市陆续建成一批冷藏库。50年代以来,中国冷藏库建设有很大发展,各地区均有贮存肉、鱼、禽、蛋、水果、蔬菜以及其他食品的冷藏库。
  
  
  类型 冷藏库按建筑形式分为单层冷藏库和多层冷藏库。单层冷藏库进出货物方便,节约垂直运输费用,但占地较大,外围护结构面积也大,耗冷量增加。多层冷藏库占地面积小,外围护结构面积比例相应减小,耗冷量降低。冷藏库按用途可分为专业化冷藏库(仅贮存某一类物品)和综合性冷藏库(贮存多种物品)。冷藏库按冷藏方法可分为以氨或氟利昂为冷媒的普通冷藏库、气调冷藏库,以及负压冷藏库。
  
  组成 冷藏库由库房、制冷机器间和变电配电间组成。库房是冷藏库的主体,包括冷却间(设计温度一般0℃)、冻结间(-23℃至-40℃)、 冷藏间(0℃至-30℃)、储冰间(-4℃)以及其他生产辅助用房(整理间、脱盘间、包冰衣间、包装间等)、交通运输空间(穿堂、楼梯电梯间、铁路站台、公路站台)、管理用房和生活用房。
  
  设计要点 设计冷藏库应注意:①平面布置要求符合工艺流程,尽量缩短运输路线,避免迂回交叉。冷藏间应按贮存物品的特性和冷藏温度分区、分间布置,尽量减少冷藏间外围护结构的面积,制冷机器间应靠近冷负荷最大的冷藏间以节约能源。进出货处需设置装卸平台。②冷藏间内温度要求相对稳定在0℃至-30℃的某一温度,正常情况下温度的波动可在0.5℃至1℃之间;同时要求保持一定的相对湿度,以保证贮存物品的质量。冷藏库围护结构的隔热效能是保持恒定温度的关键,其构造不同于一般建筑,应附加隔热层和隔汽层。隔热层应采用导热系数小、不散发异味或有毒物质的难燃或非燃材料,如软木、泡沫塑料、加气混凝土、膨胀珍珠岩、玻璃棉、岩棉或稻壳(隔一定时期更换)等。隔汽层应选用蒸汽渗透系数小、拉力强、柔性好和易于粘贴的材料,如油毡、聚氯乙烯塑料薄膜等。③冷藏间应注意防止由于进出货物开门频繁,冷热空气热湿交换所产生的墙面和顶棚结露、结霜和结冰现象;防止基础地基冻胀引起上部结构的破坏;防止温度应力变化引起外围护结构的破坏和水蒸气渗入围护结构内部破坏隔热层(见冷藏库热工设计)。
  
  

参考书目
   湖北工业建筑设计院编:《冷藏库设计》,中国建筑 工业出版社,北京,1980。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