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毕希纳
1)  buchner ['buknə]
毕希纳
2)  Georg Büchner (1813~1837)
毕希纳,G.
3)  Shinar [英]['ʃainɑ:]  [美]['ʃaɪnɚ, -,nɑr]
希纳
4)  Shabnar
沙毕纳尔
1.
A Study on the Monastery Laborers-Shabnar during the Qing Dynasty in Mongolia;
清代蒙古寺院劳动者—沙毕纳尔研究
5)  Sodium glyci-didazole
希美纳
6)  Yinzhannaxi
尹湛纳希
1.
Educational Ideas in One-storeyed Building and The Beauty Weeping Palace by Yinzhannaxi;
《一层楼》和《泣红亭》中尹湛纳希的教育观
2.
Yinzhannaxi who lived in late 19th century was a famous writer, poet and thinker of Mongolian modern history.
尹湛纳希生活在十九世纪末,是近代蒙古族著名作家、诗人、思想家。
补充资料:毕希纳
毕希纳(1813~1837)
!!!B1017_2

   德国剧作家。1813年 10 月17日生于达姆施塔特附近的戈德劳一医生家庭,1837 年 2 月19日卒于苏黎士。1831~1833年在施特拉斯堡攻读医学,参加当地民主运动,接触圣西门空想社会主义学说。1834年在达姆施塔特和吉森建立秘密革命组织 “人权协会” ,秘密发行政治小册子 《黑森信使》,被称为《共产党宣言》之前19世纪最革命的文献。该文采用阶级分析和统计学方法,指出黑森不存在工业无产阶级,农民是革命主力,提出“给茅屋以和平,给王宫以战争”的口号。由于有人告密被通缉。1835年被迫逃往施特拉斯堡,后转往瑞士,任苏黎世大学讲师。主要剧作有描写法国大革命的《丹东之死》、讽刺喜剧《莱翁采和莱娜》、悲剧《沃伊采克》和中篇小说《棱茨》。
   
   

毕希纳剧作《丹东之死》剧照

毕希纳剧作《丹东之死》剧照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