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性别视角中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1)  The Ancient 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Gender Perspective
《性别视角中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1.
Patriarchal Significance in the History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Technology: A Review of The Ancient Chines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Gender Perspective;
中国医学史与技术史中的父权制意蕴——评《性别视角中的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2)  Chinese anci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中国古代科学技术
1.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rootstock about the windup of the Chinese anci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中国古代数学在许多方面不同于西方数学 ,与科学思维特征相背离 ,无法成为近代科学的思维和表达工具 ,这是中国古代科学技术没能走出工匠传统而致终结的重要原因之一。
2.
The one rootstock about windup of the Chinese anci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that Chinese ancient philosophic world outlook; methodology and contradiction between Confucianism and Taoism,which profoundly affects traditional culture in a long time.
讨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近代走向终结之哲学方面的原因 ,在于中国古代哲学的天人合一世界观、整体关照方法论以及儒道两家长期相互抗衡对中国古代文化的长期而深刻的影响。
3)  Chinese anci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中国古代科技
1.
"Harmony between man and nature",as the leading thought of Chinese traditional philosophical thought,has ever had positive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anci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but this thesis mainly demonstrates its negative influence on Chinese anci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天人合一”作为中国传统哲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对中国古代科技的发展有过积极的影响,但本文主要论述其对中国古代科技的消极影响。
4)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ancient China
中国古代科技
1.
Confucian culture s influence on the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 ancient China;
论儒家文化对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影响
5)  history of science in ancient China
中国古代科学史
6)  Chinese ancient science
中国古代科学
1.
Firstly,we explained that there was little tie between Zhouyi and Chinese ancient science from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aspect.
首先,从中医学这一个侧面说明《周易》与中国古代科学关系不大。
2.
The one rootstock about windup of the Chinese ancien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s that the religionary idea about communication between human and numen, which profoundly affects traditional culture in the long time.
讨论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在近代走向终结之宗教根源在于上古时期人神相通的宗教观念 ,及其这一观念对中国传统文化长期而深刻的影
补充资料:中国科学技术情报事业
      中国为促进情报传播和提高社会利用情报能力所开展的社会活动。1956年,根据国务院制订的《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第57项任务,中国科学院设立科学情报研究所,1958年改称中国科学技术情报研究所。同年,国务院各部委、各省市陆续建立了科学技术情报机构。到1988年,全国已基本形成综合性、专业性科技情报工作体系。综合性体系由中国科学技术情报所,29个省市自治区和 6个计划单列城市以及地(市)、县情报机构所组成。专业性体系由国务院各部(委、局)科技情报所,和大型厂矿企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情报机构所组成。专职情报工作人员共 6万余人。组织和领导全国科技情报事业的政府机关是国家科委科技情报司。
  
  1987年,中国制订了《国家科技情报政策》,主要内容是:发展和完善国家情报系统;扩大文献搜集范围,合理安排文献资料布局;加强检索工具的编制;加强情报研究工作;采用现代化情报技术;加强情报用户需求调查和培训;实行情报成果的奖励;发展情报教育;组织情报产品的生产,实行有偿服务等等 (见中国科学技术情报政策)。中国还制订了 《1986~1990年中国科学技术情报工作发展规划(草案)》,对中国科技情报事业的发展提出轮廓设想和指导原则。
  
  为加强情报工作人员的培养,到1988年,在武汉大学、吉林工业大学、西北电讯工程学院、北京大学等60所高等学校设立图书馆学情报学系、情报工程系或专业。少数高校开始培养情报学硕士研究生。情报继续教育也在加强,多数部、委情报所和省、市情报所采用短训班、进修班形式培训在职干部(见情报教育)。
  
  到1989年,据全国405个科技情报机构统计,其文献收藏已具有相当规模:外文科技期刊37万种,外文科技资料260万篇,外文图书480万册,专利说明书9.64万件,外文目录41万册,缩微胶卷72万盒,缩微平片320万张,机读磁带4300余盒。中文科技期刊57万种,中文科技资料170万篇,中文图书720万册。中文目录42万册。
  
  中国重视与国际和外国科技情报组织开展合作、交流活动。到1988年,中国已和美国、英国、日本、法国、德国、加拿大、瑞典、 澳大利亚、 南斯拉夫、菲律宾、泰国等建立了双边合作和交流关系。中国是国际文献联合会的会员国,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综合情报计划处政府间理事会的理事成员国。此外,还同国际图书馆协会联合会、世界知识产权组织 等建立了合作与交流关系。为适应科技体制改革的新形势,科技情报服务工作方式趋向多样化,除文献服务、检索服务、情报研究服务外,还开展了技术中介服务、技术服务、情报-科研-生产全过程服务,举办技术信息市场和建立科技情报-生产联合体等,为推动技术进步和经济发展作出成效。如《进行国外科技情报调研为领导决策服务》、《汉语主题词表》获国家级科技进步二等奖(1985),《葛洲坝工程设计阶段的情报分析研究》等 6项,获全国科技情报系统成果一等奖(1986)。
  
  展望中国科技情报事业,其主要发展趋势是:①情报服务向有偿服务方向发展,鼓励创收,加强自我发展能力,提高服务效率。情报机构逐步由文献服务型向产业经营型发展。②情报新技术在情报工作中的应用逐步加强。1986年开始,中国已经和美国DIALOG系统、ORBIT系统和欧洲航天局ESA-IRS系统等7个系统,实现了联机情报检索。今后,情报存储技术、文献缩微摄影技术、光盘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和引进,将促进中国科技情报事业实现现代化。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