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年俗
1)  Spring festival customs
年俗
1.
On the Causes and Media in the Changes of the Spring Festival Customs in Guangzhou;
广州年俗嬗变的动因与中介
2)  lighting firecrackers
鞭炮年俗
1.
There have been three big falls regarding lighting firecrackers on the Spring Festival in China: the first one had taken place in 1910s because of the unstable society resulted from the Revolution in1911;the second one had happened since 1931 because of Japanese invasion into North-East China;and the third one has been since 1990s because of policy prohibition.
鞭炮年俗共经历了三次沉浮起落,第一次是民国初年,由于国家政权变化交替,社会秩序的嘈杂无序;第二次是“九?一八”之后,国家面临厄运之际;第三次是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经济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市人口密度的增加,由于环境的改变,燃放鞭炮造成了火灾、环境污染、人员伤亡等现实社会问题。
3)  Festival convention
年节习俗
1.
The article analyzes the Tibetan Festival convention in ZhouQu County on the basis of field-work .
在田野考察的基础上,本文对舟曲藏族的年节习俗进行了详实的清理和描述,揭示其深厚 的民俗内涵,并对舟曲藏族的来源、历史、宗教等做了必要的探讨。
4)  yearly custom exercise
年俗活动
5)  the custom of having Spring-festival
过年民俗
6)  folk New Year painting
民俗年画
1.
The New Year painting doll is the important subject in China\'s folk New Year painting,as well as a typical folk custom sign.
年画娃娃是我国民俗年画的重要表现题材,也是我国具有代表性的民俗符号。
补充资料:《1848年至1850年的法兰西阶级斗争》
      马克思论述1848年法国革命的著作。写于1850年 1~11月,以《从1848到1849年》为总题目连载于《新莱茵报·政治经济评论》。1895年首次在柏林出版单行本,恩格斯为它写了导言,并增添他和马克思写的《国际述评(三)》中有关法国事件部分作为第 4章。最早的中译本名为《法兰西阶级斗争》,柯柏年译,1942年延安解放社出版。本书收入人民出版社1959年出版的中文版《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7卷。
  
  马克思在书中用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和方法深刻分析了 1848年法国革命的原因、性质、 过程和影响,并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发展了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和无产阶级专政的原理。他指出,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是不可调和的,特别是法国工人六月起义的教训证明,无产阶级要获得自身的解放,就必须"推翻资产阶级","实行工人阶级专政!"这是马克思第一次明确提出"工人阶级专政"的口号。他在阐明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实质时还指出,革命的社会主义"就是宣布不断革命,就是无产阶级的阶级专政,这种专政是达到消灭一切阶级差别,达到消灭这些差别所由产生的一切生产关系,达到消灭和这些生产关系相适应的一切社会关系,达到改变由这些社会关系产生出来的一切观念的必然的过渡阶段"。从而第一次阐明了无产阶级专政在政治、经济、思想方面的任务。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