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巩县石窟寺
1)  Gongxian caves
巩县石窟寺
2)  Gong county grotto
巩县石窟
1.
Gong county grotto was carved in late Northern Wei.
巩县石窟开凿于北魏晚期,受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其造像风格发生了部分变化。
3)  New Discovery of the Cave Temple in Gongxian
巩县石窟寺新发现
4)  cave temple
石窟寺
1.
After the Western Wei dynasty bury forms appeared in cave temples.
西魏以降石窟寺中大量出现的瘗葬形式 ,是佛教传入我国后 ,佛教信仰特别是其中的“轮回”说与我国“灵魂不灭”传统丧葬观念和“事死如事生”传统丧葬礼俗相结合的产物。
2.
Some important stone statues and other cultural relics of the cave temple of Gongxian were discovered between 1997 and l999 when Henan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ancient architecture main- tained the temple.
1997-1999年,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在维修巩县石窟寺时发现了一批重要的石刻造像及其他珍贵文物。
5)  the North grotto
北石窟寺
1.
On the Ancient Culture of Tourism in the North Grotto;
北石窟寺古代旅游文化散论
6)  northern and southern grottoes
南北石窟寺
补充资料:巩县石窟寺
      中国北魏至宋代佛教石窟寺。位于河南省巩县孝义镇东北九公里的寺湾村东。创建于北魏, 原名希玄寺。据唐龙朔二年 (662)《后魏孝文帝故希玄寺之碑》记载,北魏孝文帝在此创建伽蓝。明弘治七年(1494)重修碑载:"自后魏宣武帝景明之间,凿石为窟,刻佛千万像,世无能烛其数者。"嗣后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唐等各代相继增凿龛像,历经四百多年。现存石窟前的木构建筑为清同治年间所修。寺南临洛水,背依大力山。山的上部为厚4.50米的黄土层,下为岩石层,露出地面的部分厚20米。石窟群就开凿在岩石层上。现有主要洞窟 5个,千佛龛 1个,摩崖造像3尊及历代造像龛328个。总计大小造像7743尊,造像题记及其他铭刻 186则。造像题记包括北魏3则、东西魏10则、北齐29则、北周2则、唐代85则、宋代 2则、时代不详的30则。巩县石窟具有布局严整、内容丰富、雕饰精备、设计统一等特点,是中原地区的一处重要佛教石窟。1982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5 座洞窟皆南向平列。分为东、中、西 3个区。第1、2窟为西区,第 3、4、5窟为东区,在 2窟和 3窟之间长约27米的岩壁中段,1977年清除积土,发现40个小龛,划为中区。窟的外壁均有摩崖雕像。5个窟平面均近正方形。第 1、2、3、4窟为有中心柱的塔庙窟,第5窟为无中心柱的佛殿窟。其中第 2窟仅凿出窟的雏形即中辍。5个洞窟中以第 1窟最大。长、宽各6.5米,高6米。开凿时间也最早,相当北魏孝明帝时期;第5窟最小,长、宽各3.2米,高3米,开凿时间也最晚,约当北魏末年。各窟门外两侧多雕有高大的力士像,窟内中心柱四面及四壁雕释迦多宝、维摩文殊、三世佛和千佛等。壁脚刻神王、怪兽、伎乐,姿态各异,造像面型方圆,表情宁静,衣纹简洁疏朗。窟顶平棊饰精致的忍冬纹和莲花化生。第 5窟平顶中心雕一盛开莲花,四周围绕六体飞天并填以各种装饰图案,十分华丽。在第 1、3、4 窟门内两侧都雕有"礼佛图"的供养行列,其中以第 1窟"礼佛图"浮雕最为精美,东面的 3幅是以男像为首的供养人像,西边是以女像为首的供养人像,各以僧尼为前导,侍从环拱,伞扇杂陈,作行进状,场面盛大,仪容肃穆,真实反映了北魏统治阶级的出行情形与宗教活动。多幅"礼佛图"的雕造,构成巩县石窟的一个特色(见图)。
  
  在石窟群的最东边,还有个唐乾封年间(666~668)开凿的千佛龛,高 1.5米,宽2.12米。龛口两侧刻二天王,龛内中间刻 1尊较大的优填王倚坐式像和造像记,其余各壁均刻排列整齐的小佛,共 999尊,加上中间的倚坐像,恰为1000尊,俗称千佛洞。为研究初唐雕刻的重要资料。
  
  巩县石窟的主要洞窟是继洛阳龙门石窟之后开凿的,上承云冈石窟和龙门石窟的雕造遗风,简雅洗练,成为北魏晚期风格的典型,而且还孕育着北齐、隋代雕刻艺术的萌芽,在中国古代雕刻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各窟被盗严重。第 3、4、5窟及千佛龛被泥砂淤埋三分之二以上。1954年清理了各窟内的淤土,新建了石窟寺保护房。1973年以后,国家多次拨款对石窟寺进行了全面化学合剂技术粘接、勾缝、修补。另外还修建了大型排水沟,扩建围墙和其他建筑。1954年起由石窟寺小学负责保护。1987年建立巩县石窟寺文物保管所。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