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陕西唐宋石窟寺
1)  the grotto temple of Tang and Song Dynasties in Shaanxi
陕西唐宋石窟寺
2)  Grottoes in Northern Shanxi Province
陕北石窟
3)  cave temple
石窟寺
1.
After the Western Wei dynasty bury forms appeared in cave temples.
西魏以降石窟寺中大量出现的瘗葬形式 ,是佛教传入我国后 ,佛教信仰特别是其中的“轮回”说与我国“灵魂不灭”传统丧葬观念和“事死如事生”传统丧葬礼俗相结合的产物。
2.
Some important stone statues and other cultural relics of the cave temple of Gongxian were discovered between 1997 and l999 when Henan provincial institute of ancient architecture main- tained the temple.
1997-1999年,河南省古代建筑保护研究所在维修巩县石窟寺时发现了一批重要的石刻造像及其他珍贵文物。
4)  the North grotto
北石窟寺
1.
On the Ancient Culture of Tourism in the North Grotto;
北石窟寺古代旅游文化散论
5)  northern and southern grottoes
南北石窟寺
6)  Gongxian caves
巩县石窟寺
补充资料:佛光寺唐代塑像
      中国山西省五台县佛光寺的唐代佛教塑像。此寺创建于北魏孝文帝时,隋唐时寺况极盛。曾建有高约32米的弥勒阁,为宋武灭法时所毁。现存东大殿为唐宣宗大中十一年 (857)修建,殿内35身彩塑同时塑造,分布于高74厘米、宽五间的佛坛上。主像为释迦、弥勒、阿弥陀佛,其旁为观音、普贤菩萨及胁侍、供养菩萨等。观音、普贤分骑狮象,分别由蛮奴和拂菻牵引,像侧还有一童子。三主像均面颊丰满,眉毛弯弧,口鼻端正,唐风显著。弥勒与释迦螺发,阿弥陀佛则为直发。释迦、阿弥陀佛台座前的垂纹,弥勒、阿弥陀佛胸腹部的衣纹带结,都是常见的唐代形式。侍胁菩萨腰部欹曲,微向前倾,腹部稍凸,供养菩萨均在高蒂莲花台座上,一蹲一跪。佛坛左稍为骑狮观音、右稍为骑象普贤,不同于习见的文殊、普贤组合。这是因五台山为文殊菩萨道场,文殊遂不出现于佛侧所致。观音冠有化佛, 服饰奇特,胸前作如意头,两乳为螺旋纹,云头复肩,两袖翻卷如火焰形。菩萨神情安详、舒眉展眼、领戴缨珞、腕约宝环。胁侍与供养菩萨均垂双辫,形象逼真动人。佛坛两端的天王像,瞋目怒视,执剑披甲,威武而无狞恶之状。佛坛左端还有建殿施主宁公遇像,而住持高僧愿诚之像则位于对称的右端,均是珍贵的唐代真人塑像。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