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凯瑟琳·巴克莱
1)  controversial [英][,kɔntrə'vɜ:ʃl]  [美]['kɑntrə'vɝʃəl]
凯瑟琳·巴克莱
1.
Catherine Barkley is the heroine of Hemingway s novel A Farewell to Arms,who always arouses literary critics controversial opinions on her.
海明威的长篇小说《永别了,武器》中的女主人凯瑟琳·巴克莱一直都是评论界争议的人物形象。
2)  Catherine Barkley
凯瑟琳·芭克莉
3)  Catherine [英]['kæθərin]  [美]['kæθərɪn]
凯瑟琳
1.
Identification and Contradiction Between Life Instinct and Death Instinct and Morbid Confrontation Between Real Self and Ideal Self——An Analysis of the Prepotent Motivation of Catherine s Refusal of Heathcliff s Proposal and Her Infatuation with Him;
双重本能的认同和抵牾与双重自我的病态对抗——凯瑟琳拒嫁与迷恋希克厉的内在心理动因解析
2.
Daiyu Lin in comparison with Catherine——Freud unscramble of two oriental female;
林黛玉与凯瑟琳比较谈——两位东西方女性的弗洛伊德式解读
3.
Analysis of the Selfishness of Heathcliff and Catherine in Wuthering Heights;
《呼啸山庄》希思克厉夫和凯瑟琳的自私性
4)  Catherine·Mansfield had been longing for a warm home all her life.
凯瑟琳.
5)  Catharina
凯瑟琳娜
1.
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auses of the horoine Catharina\'s Psychological change from the shrew to a good wife.
《驯悍记》是莎士比亚的一部早期喜剧,本文以《驯悍记》的文本作为审思、解读对象,探讨女主人公凯瑟琳娜从"悍女"到"贤妻",从"肆语"到"失语"这一转型过程中的心理变化及其"失语"成因。
6)  Saint Catharines
圣凯瑟琳斯
补充资料:巴克莱,G.
      18世纪英国哲学家,主教,西方近代主观唯心主义哲学的主要代表。
  
  生平和著作  巴克莱1685年 3月生于爱尔兰基尔肯尼郡。1700年入都柏林三一学院读书,1704年毕业。1707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并被选为初级研究员,在学院里担任过辅导员、希腊语和希伯莱语讲师等职。巴克莱曾多次前往欧洲大陆,游历巴黎和意大利的许多城市。1721年被授予神学博士,并就任高级研究员。1724年被任命为德利教区的教长。他长期设想要在当时英国的殖民地、现属美国的百慕大区创办一所培养传教士的学院,于1728年9月启程赴美,翌年1月到达北美罗特岛,等了3年,终因议院未能拨款,只得离美返英。1734年被任命为爱尔兰克罗因教区的主教。1752年移居牛津。1753年 1月病逝。
  
  巴克莱的第 1部著作《视觉新论》1709年在都柏林出版。该书通过对视觉与触觉本质的说明,提出视觉的对象即在观察者心中,企图得出否定物质存在的结论。1710年 5月他的哲学代表作《人类知识原理》在都柏林出版,该书阐述了他的"非物质主义"哲学思想,提出了著名的"存在即被感知"的唯心主义原理。1713年在伦敦出版了他的《希勒斯和斐洛斯的三篇对话》,这是一本通俗的对话体著作,企图批驳对"非物质主义"思想的种种责难。巴克莱关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数学等方面的著作还有:《论消极服从》(1712)、《论运动》(1720)、《论如何防止大英帝国的毁灭》(1721)、《视觉论辩释》(1733)、《分析学家》(1734)等。
  
  非物质主义  巴克莱生活在英国资本主义上升的时期。随着资本主义生产力的突飞猛进,自然科学特别是数学、力学和光学也日益发展。唯物主义哲学的发展进一步为自然科学作出新论证,从根本上动摇了宗教神学的基础。已经执掌政权的英国资产阶级,为了自身的利益,既要利用宗教来统治人民,又要借助自然科学以发展生产。巴克莱力图建立一种既能维护宗教神学,又能修正科学实质的思想体系。他歪曲利用感觉论、经验论的形式、创立了一套主观唯心主义的"非物质主义"哲学,为宗教教条提供"新的"论证。
  
  巴克莱哲学从J.洛克的经验论出发,承认知识起源于感觉。但他认为知识的对象就是观念。他把观念划分为三种:感觉观念、反省观念和想象观念。所谓想象观念是借助于记忆和想象,对感觉和反省所感知的观念的分解、结合或表象。这三种观念虽有差别,但最后都归于感觉。在这个意义上,观念就是感觉。在关于观念或感觉的来源这一认识论的基本问题上,巴克莱断言,观念只能同观念相似,不能同别的东西相似;观念不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因此观念的产生不需要假设外物的存在。反之,物却是"一些观念的集合",例如,当某种颜色、滋味、气味、形象和硬度经常在一起出现时,我们便把这些观念作为一个单独的物来看待,并用苹果的名称来表示它。在巴克莱看来,不是由物派生感觉观念,而是由感觉观念派生物。这就是巴克莱修正洛克的经验论而提出的主观唯心主义的基本观点。
  
  巴克莱还认为,除了作为知识对象的感觉观念之外,一定还有别的一种东西在认识感知它们,这就是心灵或自我。它是不同于感觉观念的另一种东西。知识对象即观念是在心灵或自我中存在并为它所感知的。这就是巴克莱所提出的"存在即是被感知"的著名命题。
  
  巴克莱从主观唯心主义观点出发,采用种种诡辩手段,妄图摧毁唯物主义的物质概念,即否定物质世界的客观存在。他利用洛克关于第二性质理论中存在着的混乱,进一步加以唯心主义的歪曲。巴克莱断言,既然承认第二性质是存在于人心中的,而事物的各种属性又是不可分割地相互联结在一起的,那么第一性质就和第二性质一样也只是存在于人心中的。巴克莱还以夸大感觉的相对性来否定物质属性的客观性。他说,所谓广延、形状、运动完全是相对的,是随着感觉器官的结构或位置的变化而相应改变的,因此它们完全依赖于人心,而不是存在于人心之外的任何地方。巴克莱进一步断言,既然一切可感性质都只是存在于心中,为感知者所感知,它就不能存在于心外那种无思想、无感知能力的所谓的物质实体中,同时也就无需 "假设" 那种独立于人心之外的物质实体来作为它们存在的"支撑物"。即使把物质实体作为独立于心外而存在的"假设",但没有活力的、纯被动的物质实体也无法说明它如何产生心中的观念。所以,哲学上的所谓物质实体,只不过是一个根本不存在的抽象概念。物质就是"虚无"。
  
  经过以上的论证,巴克莱最后得出了结论,说物质不能作为产生观念的原因。他认为既然观念不是来自外部的物质世界,观念自身又是被动的、被感知的,一个观念不能成为其他观念的原因,那么观念产生的唯一原因,就只能是某种精神。精神是能动的、能感知的,但个人精神是有限的,虽说可以产生某些零散的观念,但不能产生那种稳定的、以有规则的系列出现在人心中的观念。这种观念只能是一个全知、全能、全善的无限精神即上帝所产生的。
  
  这样,巴克莱除了肯定作为知识对象的观念存在外,还肯定感知者和上帝及其感知的存在。在这个意义上,他关于存在的更完整的表达是:存在即被感知和感知。他在主观唯心主义的基本前提上,又加上一层客观唯心主义的思想,从而完成了他的"非物质主义"哲学的论证。
  
  限定科学  巴克莱为了给宗教神学建立新的理论基础,企图调和科学和宗教的尖锐矛盾。他采取的办法是给科学划定范围,不允许科学干涉神学,进而篡改科学的实质,把科学放在唯心主义认识论的基础上。在他看来,一切自然事物和现象都只是各种观念的集合,观念之间的关系并不表示客观存在的因果联系,而只表示一个符?磐梅潘曛镜氖挛锏墓叵怠K炎匀还媛伤党墒巧系鄣囊庵迹巧系郯压勰钣∪肴诵氖彼谰莸淖钜话愎嬖颉H鲜读苏庑┕嬖颍嗣蔷湍苡美垂娣蹲约旱娜粘P卸?,并能作出推测,预言未来,以便趋乐避苦。因此,巴克莱规定,自然科学家的任务在于了解上帝所造的那些标记,而不是认识事物本身的客观规律。
  
  巴克莱的主观唯心主义哲学,标志着英国经验论历史发展中的一个转折点,对后来英国和西方的唯心主义流派发生了很大影响。D.休谟的不可知论是巴克莱唯心主义经验论发展的必然结果,现代西方哲学中的实证主义、马赫主义、逻辑实证主义等流派,都与巴克莱哲学一脉相承。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