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南浔镇
1)  Nanxun Town
南浔镇
2)  the ancient town of Nanxun
南浔古镇
3)  Nanxun
南浔
1.
Tourism Development of the Ancient Town of Nanxun;
江南古镇南浔旅游资源开发刍议
2.
Businessmen & the Local Self-government of Nanxun in Modern Times;
商人和近代南浔的地方自治建设
3.
On three economic transitions of Nanxun Town and the way of development of ancient towns in the south of Yangtse River;
南浔经济的三次转型与江南古镇发展道路
4)  Nanxun Dong Family
南浔董氏
5)  Nanxun High School
南浔中学
1.
Discussion on the Early Modernization of Huzhou Education——A Study of the History of Zhejiang Nanxun High School(1925-1937);
湖州教育早期现代化探析——以南浔中学史料为个案的实态研究(1925-1937年)
6)  Nan-xun Railway
南浔铁路
1.
On the Rise and Fall of Nan-xun Railway;
略论南浔铁路兴衰的历史命运
补充资料:南浔镇

南浔古镇地处杭嘉湖平原北部,太湖之南,东与江苏苏州(吴江)接壤,西距湖州市区32公里,是湖州市接轨上海浦东的东大门。南浔历来是江南闻名遐迩的“鱼米之乡”、“丝绸之府”、“文化之邦”,1991年被列为浙江省15个历史文化名城之首。 2005年在中央电视台当选为“中国十大魅力名镇”之一。

南浔镇历史悠久,南宋以来已是“水陆冲要之地”,“耕桑之富,甲于浙右”,因滨浔溪河而名浔溪,后又因浔溪之南商贾云集,屋宇林立,而名南林。至淳祐十二年(1252)建镇,南林、浔溪两名各取首字,改称南浔。由于蚕丝业的兴起和商品经济的发展,明万历至清中叶南浔经济空前繁荣鼎盛,清末民初已成为全国蚕丝贸易中心,民间有“湖州一个城,不及南浔半个镇”之说,南浔由此一跃成为江浙雄镇,富豪达数百家,民间俗称“四象、八牛、七十二墩狗”是中国近代最大的丝商群体。如今水乡古镇的景色风韵依旧,镇北运河东西横延,镇中市河南北穿镇而过,河街相交桥梁通便,黛瓦粉墙绿柳拂水,组成了一幅原汁原味的江南水乡图。南浔古镇以其格局独特、风貌完好、文化深厚、民风淳朴而成为江南水乡众多城镇的典范和代表。南浔镇政府从1982年开始着手对古镇进行保护性开发,使大批的古民宅、民居、园林等古建筑得以保存。2003年,古镇南浔与乌镇、西塘联合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并已被列入预备清单。

[历史沿革]

据南浔区境内发现的洪城、花城、上石等古文化遗址证明,早在新石器时代,原始社会氏族部落就在此繁衍生息。历史上,南浔隶属关系变化很大。相传夏禹治水,划天下为九州,南浔辖域隶属扬州。春秋战国时期先后属吴、越、楚。公元前333年,楚以此为春申君黄歇之封邑,始建菰城县,南浔辖域隶属菰城县。秦灭六国后,分天下为三十六郡,置会稽郡,下设乌程、由拳等县,今区境属乌程县。西晋太康三年(公元282年),分乌程县东乡置东迁县,县治在今旧馆。南朝宋元徽四年(公元476年),东迁县改名东安县,次年仍复名东迁县。隋开皇九年(公元589年)东迁县并入乌程县。宋太平兴国7年,分乌程县东南15乡置归安县。民国元年(1912年),乌程、归安合并为吴兴县,今南浔辖域隶属吴兴县。

1949年5月2日,南浔解放,今南浔辖区隶属吴兴县。 1981年1月,撤消吴兴县,改称湖州市。1983年7月,撤消嘉兴地区,湖州市改为省辖市,建立城、郊两区,南浔隶属湖州市郊区。1988年11月,撤消湖州市城、郊区建制,实行市管县又直接领导原城、郊区所属乡镇、街道的体制,南浔辖区各镇直属湖州市。1993年9月,湖州市区下设城区、南浔区、菱湖区3个区工委。今辖区内南浔镇、练市镇、双林镇、善琏镇、旧馆镇属南浔区;菱湖镇、和孚镇、千金镇、石淙镇属菱湖区。2003年1月,根据国务院(国函e2003)2号)和省政府(湖政发e2003)2号)文件精神,湖州市撤消城区、南浔区、菱湖区三个区委、区管委会,设立吴兴区、南浔区两个市辖区。南浔区区委、区政府驻南浔镇,辖南浔、双林、练市、善琏、旧馆、菱湖、和孚、千金、石淙9个镇。

[位置面积]

南浔区位于湖州市东北部,地处浙江北部杭嘉湖平原。东南邻桐乡市,东北毗江苏吴江市,南连德清县,西北接吴兴区。总面积716平方公里。地势低平,河网密布,属典型的水网平原。

[气候概况]

气候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湿润温和,四季分明,年平均气温在15.5~c~16~c之间,1月气温最低,平均2.8~c~3.8℃;7月最高,平均28~c~28.3~c。年平均雨日142~155天,平均降水量在1050—1850毫米左右,平均湿度为78%左右,年平均风速为3.2米/秒左右,无霜期224—246天。年日照为45%,气候温和宜人。

[人口概况]

2003年末,全区户籍人口为51.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24万人,占总人口的19.92%,农业人口41.16万人,占总人口的80.08%。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