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约翰生
1)  Johnson [英]['dʒɔnsn]  [美]['dʒɑnsṇ]
约翰生
1.
The Soul of Conflict ——A Study on Boswell’s The Life of Johnson;
灵魂的冲突——鲍斯威尔《约翰生传》研究
2.
On the Narrative Art in Life of Johnson;
约翰生传》的叙事艺术研究
2)  Life of Johnson
《约翰生传》
1.
On the Narrative Art in Life of Johnson;
约翰生传》的叙事艺术研究
3)  Say hello to Mr John.
向约翰先生问好。
4)  May I speak with Mr. Johnson?
约翰逊先生在吗?
5)  Mr. John has gone out.
约翰先生出去了。
6)  John [英][dʒɔn]  [美][dʒɑn]
约翰
补充资料:《约翰克里斯托夫》

《约翰・克里斯托夫》原著是一部十卷二千页的小说,它是一个音乐天才的艺术发展过程的精雕细琢的记录。罗曼・罗兰描绘书中主人公的心灵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此外,他还消除了法国与德国之间的艺术隔阂。约翰・克利斯朵夫的经历也就是每一个丢掉过去、开拓将来的天才人物的经历。1915年罗兰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主要是由于《约翰・克里斯托夫》这部巨著。曼希沃是一位演奏家,他的父亲约翰・米希尔是著名的乐队指挥。毫不足怪,曼希沃的儿子克里斯托夫也应该是个音乐家。曼希沃的妻子鲁意莎,是下等阶级的一个呆头呆脑的女人。她的公公非常生儿子的气,因为他娶了比他低微的人,但是鲁意莎的坚忍品德很快就博得了公公的欢心。他们之间有一条牢固的感情纽带,这是一件幸运的事,因为曼希沃又酗酒,又乱花,常常由于家里一点钱也没有,爷爷只好把他微薄的养老金用来接济鲁意莎。有一天,曼希沃无意中听到他那三岁的克里斯托夫在弹钢琴。在酒后的狂热中,他动了要创造一个音乐神童的念头。克里斯托夫从此开始了他的音乐训练。他无休无止地练习指法直到完全弹准为止。为此他常常起来反抗,而鞭打只有使他更为倔强,但到头来还是钢琴把他吸引回来。

他的祖父注意到他在玩玩具时常常即兴哼出旋律来。祖父坐在另外一间屋子里,把这些曲

调记录下来,加以整理。克里斯托夫表现出真正的作曲天才。

七岁半时,克里斯托夫已经准备好举行他的首次音乐会了。穿了一套可笑的服装,他被人以六岁神童的称号带到宫廷里去。他首先演奏了一些德国大师的作品,然后极其成功地演奏了他自己的作品,这些作品都收集在一本精装的私人刊印的卷册里,名为――约翰・克里斯托夫・克拉夫脱作品第一号;童年遣兴:咏叹调、小步舞曲、圆舞曲和进行曲。大公爵高兴极了,把宫廷的恩宠赐给这位神童。

还不到十三岁,克里斯托夫在宫廷管弦乐队里就已经稳稳地当上了正式的第二小提琴手,他的父亲就是该乐队的首席小提琴手。排练、演出、作曲、教课、学习――这就是克里斯托夫的生活。他成了家庭经济的主要支柱,甚至他父亲的工资也由他去领取而不让他父亲沾手。生活的其他方面全被忽视了;甚至没有人想到要教给他吃饭时应有的规矩。

曼希沃后来淹死了,他的死倒给克拉夫脱家庭的经济带来了好处。但是约翰・米希尔之死却是另一回事了。克里斯托夫的两个弟弟很少在家,家中只剩下鲁意莎和她这个音乐家儿子。为了节省开支,他们搬到一个更小、更简陋的住所去。

与此同时,克里斯托夫经历了一系列的恋爱事件,由于他的憨直老实和缺乏交际手腕,这些恋爱总是以不幸而告终。他二十岁出头就勾搭上粗俗的女店员阿达做他的情妇。由于流言蜚语,他发现越来越难找到学生,也难留住学生了。当他敢于对老一辈的大师发表评论意见时,他也就失去了宫廷的位置。他几乎下决心要离开德国。

有一天晚上在一个乡村的舞会上,他为了保护一个叫洛金的农村姑娘,与一群喝醉了的士兵大打出手,当场一个士兵被打死了,两个受了重伤。由于已经发出了逮捕状,克里斯托夫只好逃往巴黎。法国是克里斯托夫一向极为向往的国家,但一旦到了那儿,他发现很难于适应。他遇到了一群又有钱又玩世不恭的犹太人、美国人、比利时人和德国人,不过他认为他们那种世故是令人痛苦的,他们那些虚伪做作很讨厌。他所作的曲子虽然能得到一些人的欣赏,但起初并不普遍受到欢迎。

过了一些日子,由于受到越来越多的赏识,他发现自己被评论界忽而赞扬忽而指责。不过他因此引起了注意,这是很重要的事。虽然他受到有钱人家的接待并收到戏院和音乐会的招待票,他还是一贫如洗。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