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美育目的
1)  the object of art education
美育目的
2)  esthetical education
美育目标
1.
This article advanced esthetical education object and content,and discussed how to implement esthetical education.
该文提出了生物学教学中的美育目标和内容 ,并对在生物学教学中如何实施美育进行了探讨。
3)  esthetic goal
审美目的
1.
Music is an art of feeling,so it achieves the esthetic goal by direct expression and experience of feeling.
音乐是情感的艺术,它通过情感的直接抒发和体验来达到审美目的。
4)  beauty of aim
目的美
5)  moral education of beauty
美的德育
6)  education of beauty
美的教育
1.
The education of beauty and political and ideological work of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美的教育与高校思想政治工作
补充资料:美育
美育
aesthetic education
    
    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又称审美教育、美感教育。美育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占有重要地位。美育随着人们的审美活动和艺术的产生而产生。中国西周的学校把乐作为六艺之一。东汉末期创设的鸿都门学,是世界上最早的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欧洲中世纪,学校为教会所垄断,艺术作为训练儿童对神的信仰的工具。资产阶级教育家主张把人从封建制度束缚下解放出来,以艺术作为宣传启蒙思想的手段,因此十分重视美育。18世纪德国诗人和启蒙学者J.C.F.von席勒在其主要美学著作《美感教育书简》里明确提出了审美教育问题,主张通过美育来提高人们审美意识的水平,恢复“完整无缺的性格”。19世纪中叶以后,各资本主义国家开始设立美术馆、艺术馆和艺术学校,并在普通学校中加强了美感教育,设立手工、美术、音乐等课程。中国近代革新学制设立新学校后,也仿效西方学校开设唱歌、图画、劳作等课程。王国维、蔡元培等人为推进美育作出努力,蔡元培在《对于教育方针之意见》一文中提出以军国民教育、实利教育、德育、世界观和美感教育为内容的教育方针,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他是提出体、智、德、美四育并重的第一人。美育对德育、智育、体育都有积极的影响。德育以理服人,使学生分辨善恶,诉之于逻辑思维;美育以情感人,使学生分清美丑,主要诉诸于形象思维,它们互相渗透,相互促进。美育要求培养学生的审美情感、审美观念和审美能力,促进学生认识能力的发展。在美育过程中,学生不断受到自然美、社会美的熏陶,受到艺术形象的感染和艺术技能的训练。美育要求培养学生主动表达美、创造美的才能,促进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及创造能力的提高。美育还要求培养学生的高尚情操和文明行为习惯,加强体育锻炼,以促进学生身体的健康发展。体育要求健与美的有机结合,运用对美的感受能力更好地掌握技术要领,促使学生体态健康匀称地发展,形成坚毅乐观的性格。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