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基因激活标签体系
1)  activation-tagging
基因激活标签体系
2)  Activation tagging
激活标签
1.
Due to this special characteristics of activation tagging,this method has been a powerful tool for new gene discovery and gene functional analysis.
激活标签法是新近发展起来的一种用于基因分离和鉴定的方法。
2.
Through activation tagging,we identified an early flowering mutant called scc17-D(suppressor of cry1cry2#17-Dominant).
采用激活标签的方法,在cry1cry2双突变体背景下筛选到一个早开花突变体scc17-D(suppressor of cry1cry2#17-Dominant)。
3.
Genetic transformation for cabbage was studied using hypocotyls of \'Xiaguang\' variety and Agrobacterium tumefaciems GV3101 (with activation tagging plasmid pSKI015).
以夏光甘蓝下胚轴为材料,采用含激活标签pSKI015的农杆菌GV3101进行遗传转化研究,对预培养时间、侵染时间和共培养时间等转化条件进行优化。
3)  Gene tagging
基因标签
4)  GMO
转基因标签
1.
A Preliminary Perception into the GMO Labeling from Consumer's Angle;
转基因标签的消费者维度思考
5)  T-DNA activation tagging
T-DNA激活标签
6)  gain of function
基因激活
补充资料:激活作物抗逆基因的天然脱落酸
    S—诱抗素(脱落酸)与生长素、乙烯、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并列为植物五大类天然生长调节剂。国内外大量研究证明,脱落酸与其它植物生长调节剂相比,除了共有的生理作用外,最具特点的是——具有植物中最重要的逆境激素。所以,人们又称脱落酸为胁迫激素。因为在抗旱、寒冷、盐渍等不同逆境下,植物体内脱落酸含量都会急剧地上升。度过逆境之后,脱落酸含量再大幅度下降。植物体内脱落酸的积累与抗逆性的增强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外源脱落酸处理也能增强植物对多种逆境之抗性。
    由于S—诱抗素(脱落酸)属纯天然的植物生长调节剂,S—诱抗素原药及其复合实用制剂,可广泛应用于水稻、蔬菜、花卉、草坪、棉花、中草药、果树等作物,提高作物在低温、干旱、春寒、盐渍、病虫害等不良生长环境中的生长素质及其结实率和品质,提高中低产田的单产产量,减少化学农药用量。还可应用于城市草坪、园林等绿化建设,应用于西部地区的节水农业、设施农业,生态植被的恢复重建,对于发展我国农业产业化意义重大。
    目前,应用S—诱抗素原药配制的“系列农药制剂”进行大田试验后,数据显示:新疆棉花在突然遭受3天超低温冷害后,抵御了冷灾,仍然增产20%以上;河北、山东大棚蔬菜在移栽过程中返青快、苗壮、病少、早熟、产量高,对比亩增收千元以上;应用于宁夏固原植树,由于抗旱力强,存活率提高30%;在日本、韩国进行的水果、花卉试验,果硕大,着色强,品质好,开花早,生长均匀。
    S—诱抗素是国际公认的五大类植物内源生长调节物质之一,功效独特。多年来,各国科学家对其开发利用进行了大量的研究探索,但因成本太高,产品只能用于科研,无法实现工业化生产应用。中国科学院成都生物研究所从1993年开始对该项目进行研究,经过多种思路攻关、工艺改进、试验对比。最终取得突破,于1999年研制生产出中国的S—诱抗素工艺生产线。2000年8月,成都生物研究所与四川龙蟒集团合作,专门进行这项成果的工程转化与产业化生产。
    脱落酸的生产方法可分为3种:一种从植物中提取,大约300公斤的棉籽可提取9毫克,所以成本相当高,美国就是以这种方法生产少量的脱落酸。二是人工合成,现代人工合成的脱落酸为内消旋体,其生理活性只为天然脱落酸的一半,售价每克大约为80至100美元,由于价格的限制,也没能大规模应用。三是我们目前用生物发酵的方法生产天然脱落酸,现在规模为年产200至300公斤,随着脱落酸应用规模的不断扩大,产量随时都可以根据市场的需求扩大,而且随着产量的不断扩大,生产成本可成倍降低,现在原药的售价每克大约为150至200元人民币,制剂应用上,每亩的成本为3至5元人民币,完全达到了市场可接受的程度。
    据悉,该项目现在已列入全国首批10个“国家专利战略实施推进工程”项目,予以重点推广。这一科技成果,已引起美国、日本、韩国等国专家的兴趣。它的开发利用,将可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减少对农作物的污染,帮助植物提高抵御自然灾害的能力,实现农作物增产增收的效益,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和市场空间。(来源:中国花卉报2003-03-04)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