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初期创造社
1)  Creation Society in the initial period
初期创造社
2)  the journals of Creation Society
创造社期刊
3)  the medium-term of the Creative Association
中期创造社
1.
Hongshui is an important journal in the medium-term of the Creative Association, it open up the glorious second stage of the Creative Association.
研究《洪水》有助于彰显中期创造社研究,打破独重前期、后期创造社两端二分论的研究僵局,从而把握创造社历史发展的整体。
4)  the Creation Agency in the early days
早期创造社
1.
The translation debate between the Creation Agency in the early days and Hu Shi
早期创造社与胡适的翻译论争
5)  the earlier stage of the Creation Agency
前期创造社
1.
The authors\' group of the earlier stage of the Creation Agency and that of the Creation Agency Periodicals are two different concepts.
前期创造社作者群与前期创造社期刊作者群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它们之间虽有交叉,但前期创造社的作者群很小,而前期创造社期刊的作者群却很大,《创造》季刊和《创造周报》的作者群又有很大差别。
6)  the authors of the early Creation Society
前期创造社作家
1.
In fact, the culture of Confucian school has left indelible brand over the authors of the early Creation Society.
前期创造社作家激烈地反叛传统,并自觉地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
补充资料:创造社
创造社

    中国现代文学团体。1921年6月由留学日本归来的郭沫若、成仿吾、郁达夫、张资平、田汉、郑伯奇等人在上海发起成立。前期的创造社反对封建文化、复古思想,崇尚天才,主张自我表现和个性解放,强调文学应该忠实于自己“内心的要求”,是其文艺思想的核心命题,表现出浪漫主义和唯美主义的倾向。郭沫若的诗集《女神》,郁达夫的小说《沉沦》及郭沫若的译作《少年维特之烦恼》(歌德),是该社最有影响的作品。以其独特的文学主张和锋芒毕露的文学活动,成为五四以后新文学一支生力军,特别在文学青年中激起强烈共鸣。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创造社主要成员大部分倾向革命或从事革命实际工作。随后,表现出“转换方向”的态势,并有新从日本回国的李初梨、冯乃超、彭康、朱镜我等思想激进的年轻一代参加,遂发展而为后期创造社。后期创造社与太阳社一起大力倡导无产阶级革命文学。1928年初,郭沫若的《英雄树》、成仿吾的《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冯乃超的《艺术与社会生活》、李初梨的《怎样地建设革命文学》等文章,要求文学适应革命形势的需要,面向工农大众,作家要获得无产阶级意识;对五四以后的文学和鲁迅等作家,却作为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意识代表进行偏激的批判。由此引起关于“革命文学”的论争。1929年2月,创造社为国民党政府封闭。
   
   

1926年创造社同人摄于广州  左起:王独清、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

1926年创造社同人摄于广州 左起:王独清、郭沫若、郁达夫、成仿吾


   
   创造社前期主办的刊物有《创造》季刊、《创造周报》、《创造日》(《中华新报》副刊)、《洪水》半月刊;后期的刊物主要有《创造月刊》、《文化批判》、《流沙》半月刊、《思想》月刊、《新思潮》月刊等。除文学外,后期创造社刊物更注意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社会科学问题的研究和宣传。创造社成立后即编辑和出版创造社丛书,出版的主要是该社成员的诗歌、小说、戏剧、散文、理论及译作,在近十年的时间里,共出版60余种。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