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华峤
1)  Hua Jiao
华峤
1.
In the area of history,some were history offcials editing history books,such as Miao Xi,Xu Guang,Shan Chao,Cui Hao,some did the work spontaneously,such as Hua Jiao,Yue Zi,Yu Fu,Kong Yan,Wang Shaozhi,Liu Xiang,Zang Rongxu,Xiao Ziyun,Zhang Yi,Cui Hong,etc.
在史学领域,或身居史职,编修国史,如缪袭、徐广、檀超、崔浩等;或出于自觉,撰写史书,如华峤、乐资、虞溥、孔衍、王韶之、刘祥、臧荣绪、萧子云、萧子显、张彝、崔鸿等。
2)  Li Qiao
李峤
1.
Za Yong Shi by Li Qiao from the Angle of Elementary Education;
蒙学视野中的李峤《杂咏诗》
2.
A Distinctive Series of Za Yong Poems by Li Qiao;
李峤《杂咏诗》:普及五律的启蒙教材
3)  Niu Qiao
牛峤
1.
Niu Qiao was one of the importance of poets in the late Tang and Five Dynasties , his works had been widely circulated at that time, the existed record of his works mainly in the "Hua Jian Ji".
牛峤是唐末五代的重要词人之一,其作品在当时已广为流传,现存牛峤的作品主要收录在《花间集》中。
4)  Li Qiao's 120 poems about beautifying
李峤百咏
5)  Five Bel-esprits of Qiao Shan Mount
峤山五子
6)  yuan qiao style writing calligraphy
员峤体
补充资料:壶峤镇

以盛产夏布、草席著称。是全县水果、黄牛生产基地之一。

明、清时期,境内流源为周安乡三十四都,东阳、塘头、壶峤、郑村坞、朱狮坞、大山坞为玉阳乡四十七都、四十八都。民国三十八年(1949)称壶峤乡,辖9保、124甲。解放初期属第三区。1950年4月,划分为壶峤、塘头、莲塘乡,属大南区。1951年11月,划分为壶峤、流源、渡头、塘头、东阳5小乡,属壶峤区。1952年2月,又增划朱狮乡,属四区。1956年7月,合并为壶峤乡、塘头乡。1957年4月两乡合并称壶峤乡,为县直属大乡。1958年11月成立灯塔人民公社。1959年3月改称壶峤人民公社,属壶峤区。1968年10月,平原公社撤销,新民、塘湾、平洋3个大队划入。1984年9月撤社设乡。1997年9月,撤乡设镇。

壶峤镇位于县西北边境,东邻大南,南接下溪,西界信州区秦峰乡,隔信江与信州区沙溪镇相望,北连湖丰。总面积44.2平方公里,其中耕地占总面积20.4%,林地占58%,水域占6.9%,道路、村庄和其他占14.7%。镇驻地壶峤距县城16公里。

全镇设壶峤、塘头、渡头、东阳、郑村坞、朱狮、流源7个行政村、125个村民小组,共有65个自然村,总户数5561户、21047人。2002年末,总户数5312户,总人口21286人。

镇驻地壶峤一条旧街道已改建成水泥路面,宽10米、长300米。新建了一条宽26米、长800米的新街道,浇筑了水泥路面。在沙溪镇对面的渡头村建了一条宽24米、长100米的新街,沙石路面。新旧街两旁新建和改建了商店和住房,各类商店和服务行业较为齐全。设有壶峤墟,农历一、四、七为墟日,投资30万元新建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的集贸市场,年交易额1000万元,本地特产夏布、草席销往县内外。设有自动电话端局,交换机容量1800门,已安装程控电话1224部。梨温高速公路广丰挂线贯穿本镇,直达县城,至信州区沙溪镇和本县湖丰镇均有公路,交通方便。

2000年全镇有耕地面积898公顷,其中水田813公顷,粮食总产量8410吨,农业总产值1649万元,工业总产值900万元,民营企业总产值200万元,全镇财政收入13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597元。经济作物主要有油菜子、花生、芝麻、草席、莲子、雷笋等,年产草席12万床,过去流源村的草席全县闻名。2002年,新建蔺草种植基地6.67公顷,年产值35万元。2002年全镇农业总产值1650万元,工业总产值2789万元,民营企业10个,总产值1000万元,乡镇企业和个体夏布生产专业户千余户。全镇年财政收入225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2600元。

镇设有广播电视站、有线电视站,有线电视终端用户3680户。有公办中学1所,教职工58人,在校学生1471人,私立中学1所,教职工40人,在校学生338人;小学9所,教职工132人,在校学生2549人。有镇卫生院1所,病床5张,医生17人;村卫生所、个体诊所28所,乡医28人。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