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大清著作权律
1)  the Copyright Code of Great Qing Dynasty
大清著作权律
2)  copyright [英]['kɔpiraɪt]  [美]['kɑpɪ'raɪt]
著作权
1.
A Ponder on Issues Relevant to Copyright Collective Management System;
著作权集体管理制度若干问题的研究
2.
Look at the question of co-authors copyright from the writers who put on their articles on the college paper;
从学报载文作者看合作作者的著作权问题
3.
The Problems of Copyright That the Library Will Face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Network;
网络环境下图书馆面临的著作权问题
3)  copyrights [英]['kɔpirait]  [美]['kɑpɪ,raɪt]
著作权
1.
Note: The Institutions of Restriction to the Copyrights in Chinese Copyright Act;
试论我国著作权法中的权利限制制度
2.
A Study on the Verification of Computer Software Copyrights Infringement, and Related Damages and Compensation Issues;
论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侵权的认定及其损害赔偿问题
3.
Meanwhile,it is detrimental to the traditional copyright industry,which poses new challenges to the legal protection of copyrights.
互联网信息共享为公众分享知识产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但也对传统的版权产业造成了极大的冲击,同时对著作权法律保护提出了新的挑战。
4)  copyright law
著作权法
1.
The quote of works protected by"copyright law"should be listed in reference;
引用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应列入参考文献
2.
A Copyright Law Analysis of Manuscript Multi-submission;
一稿多投的著作权法分析
3.
The Discussion on Copyright Law and Digital Library Construction;
浅论著作权法与数字图书馆建设
5)  copyright [英]['kɔpiraɪt]  [美]['kɑpɪ'raɪt]
著作权法
1.
Architectural works became the object of copyright protection added in the amended China Copy Right Law,which,however,protects only the architecture itself not including the architectural designs and models.
建筑作品是我国新修订的《著作权法》增加的著作权客体,但其仅指建筑物本身,不包括建筑设计图和建筑模型。
2.
This paper analyzes on acceptance of the foreign cases,the ownership and application of the copyright,and the punishment of the tort,etc.
分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中涉外案件受理、著作权权利归属和使用以及侵权行为的处罚等问题,比较了修订版与旧版之间的差异。
3.
Nowadays,the most countries generally protect the computer software by the copyright law.
对于计算机软件,多数国家一般都以著作权法来予以保护。
6)  law of copyright
著作权法
1.
Analysis is made on the differences in the ways to acquire or apply for copyright and in the time limit of copyright protection between the law of copyright in Chinese mainland and that in Taiwan.
试从著作权的取得方式、著作权的使用方式及著作权保护期限三方面,分析两岸著作权法的差异。
2.
In our country, the content about the right of information spreading is added into the modified law of copyright, and it provides relevant lega.
我国目前修改后的《著作权法》增加了"信息网络传播权"一款,给中国的数据库著作权的保护,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依据。
3.
Its main causes are :editors view of legal system is vague; editors moral caharacter is not good; editors kmowledge cannot follow the necessity of the time;the limit of editors right of revision is not unified; and the law of copyright is not complete.
导致的原因主要有 :编辑法制观念淡薄 ;编辑编德素养不够 ;编辑学识水平跟不上 ;编辑修改权限界说不统一 ,著作权法不完善。
补充资料:《大清著作权律》
      中国清代宣统二年(1910)制定的关于保障著作者权利的专门法律。20世纪初,清政府预备立宪,并委任沈家本、伍廷芳为修订法律大臣,引进资产阶级的法律体系与原则,制订了一系列的专门法律,《大清著作权律》便是其中之一。《大清著作权律》分为"通例、权利期限、呈报义务、权利限制、附则" 5章,共55条。对于版权的概念、作品的范围、作者的权利、取得版权的程序、版权的期限和版权的限制等问题,均作了相应的规定。
  
  该法规定:"凡称著作物而专有重制之利益者,曰著作权。称著作物者,文艺、图画、帖本、照片、雕刻、模型等是。"显然,当时所称的著作权(版权)主要指出版权和复制权,而著作物(作品)的范围,则不仅包括书面作品,而且包括雕刻、模型等立体作品。该法确认版权为作者的专有权利,并通过禁止某些行为 (即"禁例")予以保障。此类"禁例"有 6条:①凡经呈报注册取得版权的作品,其他人不得翻印复制,及用各种假冒方法进行剽窃;②接受作者的作品出版或复制,不得割裂、窜改原作,不得变匿作者姓名或更改作品名称发行该作品;③对于版权保护期满的作品,亦不得加以割裂、窜改、或变匿作者姓名或更改作品名称发行;④不得使用别人的名字来出版发行自己的作品;⑤对别人编著的教材,不得擅自编写习题解答;⑥未发表的作品,未经版权所有者同意,他人不得强行取来抵偿债务。作者的专有权利,不是作品完成后自行产生,而必须履行呈报注册手续,经民政部批准后发给执照,方能取得。此外,转让和继承版权,亦应履行上述呈报手续。
  
  关于版权的保护期限和继承问题,该法规定:①版权归作者终身享有,作者死亡,其继承人可继续享受30年;②作者死后首次发表的作品,继承人应享有为期30年的版权;③凡以学校、公司、会所等法人团体的名义发表的作品,版权保护期为30年;照片的版权保护期为10年。上述保护期限,均从民政部注册发执照之日起计算。
  
  对于不视为侵犯版权行为的"合理使用",该法规定,注明原著出处的下列行为"不以假冒论":"一、节选众人著作成书,以供普通教科书及参考之用者;二、节录引用他人著作,以供己之著作考证注释者;三、仿他人图画以为雕刻模型,或仿他人雕刻模型以为图画者。"
  
  该法对合作作品、委托作品、口头作品、翻译作品的版权归属与继承也作了特殊规定:合作作品的版权归合作者共有,作者死后,各个继承人可继承30年;出资聘人创作的作品,其版权归出资者;讲学或演说,虽然由其他人记录,其版权归讲演者所有,但讲演者同意授予记录者除外;将作品从外文译成中文,译作的版权归译者所有,但不能禁止他人翻译同一外文原作。
  
  该法还规定,凡经民政部注册发给执照享有版权的作品,如果受到侵犯,版权所有者可以诉诸法律,向"审判衙门"呈诉。对侵权者除罚款外,还可责令赔偿作者损失,没收印本刻版制作假冒作品的器具。
  
  1911年中华民国建立,鉴于《大清著作权律》"尚无与民国国体抵触之规定",大总统于民国元年(1911)3 月命令通告"暂行援用",直到1915年。该法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版权法,为北洋政府1915年和国民党政府1928年制定版权法起了一定的示范作用,对中国今天实行版权立法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见彩图)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