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温差电系数
1)  thermoelectric coefficient
温差电系数
2)  thermoelectric power coefficient
温差电动势系数
3)  weight coefficient of a thermoelectric generator
温差电池的重量系数
4)  temperature difference coefficient method
温差系数法
1.
A method for forecasting daily gas load based on air temperature variation,namely temperature difference coefficient method is put forward,and the satisfactory forecasting result is acquired.
提出了基于气温变化的燃气日负荷预测方法——温差系数法,取得了较好的预测效果。
5)  temperature difference correction factor
温差修正系数
1.
Determination of temperature difference correction factor of closing balcony for residential buildings in Northern China;
北方住宅建筑封闭阳台温差修正系数的确定
2.
Measurement and analysis of temperature difference correction factor for residential stairwell;
住宅楼梯间供暖温差修正系数测试分析
3.
Derives a formula for determining temperature difference correction factor byusing a number of transfer units must be determined by temperature difference correction factor inneighbor room.
提出了用户间传热温差修正系数法计算户间传热量。
6)  thermosiphon [英][,θə:məu'saifɔn]  [美][,θɝmo'saɪfən]
温差环流系数
补充资料:温差电偶
      由两种不同材料的导体连在一起制成的,能产生温差电效应的感温元件,又称热电偶。它是一种温差电式的温度传感器。输出信号是温差电势,可直接送至显示仪表,指示被测对象的温度值。因此它又被归入温度测量仪表。温差电偶的优点是测量范围宽(-200~1600℃),便于远距离测量,精度较高,不需要外附电源,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可适应各种要求(尺寸小,快速和点温测量),是一种常用测温元件。
  
  在图b中,当导体A和B两个接点1和2存在温差,回路中就产生温差电势,这种物理效应称为温差电效应。温差电效应是德国物理学家T.J.塞贝克于1821年发现的,故又称塞贝克效应。温差电偶的感温元件的一端将导体A和B焊接在一起(图a),称为测量端,置于温度为t的被测介质中;另一端称为参比端,处于恒定的温度t0中。当测量端的温度变化时,温差电势即随之变化,在显示仪表上可读出 t的数值。要求测量端材料的物理、化学性能稳定,电阻温度系数小,导电率高,两端的温差电势大。根据测量端材料不同,温差电偶分为难熔金属温差电偶(如钨铼5-钨铼20等)、贵金属温差电偶(如铂铑10-铂、铱铑10-铱等)、廉金属温差电偶(如铁-康铜、镍铬-考铜等)、非金属温差电偶(如二碳化钨-二碳化钼、石墨-碳化硅等)。温差电偶的结构形式,根据用途不同分为4种。①普通温差电偶:多用于工业。②铠装式温差电偶:热惯性小,动态响应快,时间常数可达0.01秒,有良好的柔性,抗震性能好。③薄膜温差电偶:用于壁面温度的快速测量,测温范围在 300℃以下,反应时间为几毫秒。④消耗型温差电偶:测钢水温度的温差电偶,使用一次即焚化,优点是热惯性小。
  
  实际测温时根据被测介质的温度、压力、性质、测温时间长短来选择温差电偶和保护套管。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