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在舞台上
1)  before the lights
在舞台上
2)  in the international arena; on the world scene
在国际舞台上
3)  I forget my line on stage.
在舞台上忘了台词
4)  deb [英][deb]  [美][dɛb]
初上舞台
5)  present to the stage
搬上舞台
6)  Come upon the stage
上舞台
补充资料:上海新舞台
      中国近代第一个具有新式设备的剧场,也是从事戏曲改良的演出团体。1908年 7月,京剧演员潘月樵、夏月润、夏月珊与上海信成银行协理、曾任同盟会干事的沈缦云等,集资创建于上海南市十六舖。主要编演京剧,也间有文明戏的演出。
  
  新舞台的成立,是辛亥革命前后民主思潮高涨,资产阶级戏曲改良活动的产物。新舞台曾多次迁移,但始终坚持不去租界演唱。它第一次在中国戏曲史上改茶园为新式剧场,将带柱方台改建成半月形的镜框式舞台(中间设有转台装置),并将灯光布景运用到戏曲舞台上来,形成了当时舞台美术的一个新的流派。新舞台还实行了卖票制;改革旧剧场中泡茶、递手巾、要小帐等积弊。为了提高艺人的地位,还改称伶人为艺员,拒不应唱堂会;演员一律不用艺名而用真名。新舞台的主要演员除潘、夏等人外,还有冯子和、周凤文等。潘月樵(1869~1929),江苏甘泉(今扬州)人。早年艺名小连生,初习梆子,后改唱京剧老生,以做功见长。辛亥革命后在上海等地历任军职,因反对袁世凯曾遭通缉。夏月润(1878~1931),字云础,安徽怀宁人,演武生,兼演红生,曾任上海伶界联合会会长多年。辛亥革命中,潘月樵和夏氏兄弟等人建立了伶界义勇军,攻打江南制造局。又首创募捐义演,支援革命。为此,孙中山曾亲书"现身说法"的匾额,表彰他们的功绩。新舞台演出过不少宣传革命,反帝反封建的时装新戏,如《潘烈士投海》、《黑奴吁天录?贰ⅰ逗诩┗辍贰ⅰ睹倒寤ā贰ⅰ恫ɡ纪龉摇贰ⅰ吨泄嵬蛩辍贰ⅰ堆岜贰ⅰ缎虏杌ā贰ⅰ痘追蛉恕返取5笔币恍┐邮挛拿餍孪反醋鞯闹菰保?欧阳予倩、刘艺舟、王钟声、汪优游、沈冰血等,都先后参加过新舞台的演出,推动了资产阶级的戏曲改良活动,也使新舞台成为辛亥革命前后宣传革命,汇演新戏的一个重要场所。影响所及,后来在北京、武汉等地都建立了类似新舞台的剧场。
  
  辛亥革命失败后,在殖民地商业化倾向影响下,新舞台渐趋衰落,后期蜕变为专以滑稽噱头和机关布景取胜的演出场所。1924年,剧场改建民房出售,剧团也随之解散关闭。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