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蜕皮激素效应元件
1)  ecdyson response element
蜕皮激素效应元件
2)  Ecdysone recepter element(EcRE)
蜕皮激素受体响应元件
3)  Ecdysone Receptor Element(EcRE)
蜕皮激素响应元件
4)  estrogen responsive element
雌激素效应元件
1.
Preliminary studies have been made on the effect of bound water on the binding of estrogen receptor with estrogen responsive element in vitro.
本文以雌激素受体(ER)同32bp雌激素效应元件(ERE)体外结合为模型,对结合水分子的参与进行探索性研究。
5)  androgen response element
雄激素效应元件
1.
[Methods] The oligonucleotides of the mouse mammary tumor viruslong terminal repeat (MMTV-LTR) containing androgen response element (ARE) and promoter were cloned into the kpn Ⅰ and Bgl Ⅱ sites of pCAT3-basic, creating pMMTV-CAT.
[方法]合成含雄激素效应元件(ARE)和启动子的小鼠乳腺癌病毒长末端重复序列(MMTV-LTR),定向插入报告基因质粒pCAT3-basic的Kpn Ⅰ和Bgl Ⅱ之间,构建受ARE调控的CAT报告基因质粒pMMTV-CAT,将表达AR的质粒AR/pcDNA3。
6)  estrogen response element
雌激素效应元件
1.
It was shown that the translational product could bind to the estrogen response element(ERE).
利用体外翻译系统,翻译了能与雌激素效应元件(ERE)结合的全长的人雌激素受体(hER)。
补充资料:蜕皮激素
      由前胸腺分泌的能调节节肢动物昆虫纲、甲壳纲等动物蜕皮的激素。 昆虫和虾、 蟹身体外面被有坚硬的、非细胞性质的外骨骼,这层外骨骼能很好地保护柔软的内脏,维持身体形状,但妨碍自由地生长。所以,昆虫、虾、蟹等隔一定时间,要蜕去这层旧的外骨骼,让身体各部伸展长大一些。一层新的外骨骼又重新鞣化、塑化成较坚硬的结构,这种蜕去旧的外骨骼,形成新的外骨骼的过程,叫做蜕皮。虾、蟹的幼体和成体都有蜕皮现象,而昆虫只有无翅亚纲的幼虫和成虫才具有蜕皮现象,有翅亚纲只有幼虫有蜕皮现象。大多数昆虫幼虫有周期性蜕皮现象。
  
  化学结构  50年代科学家从家蚕蛹中纯化而得两种活性物质,能诱导昆虫蜕皮,因而被称为 α-蜕皮激素和β-蜕皮激素。α-蜕皮激素的化学结构式为C27H44O6
  
  在昆虫体内除去 α-蜕皮激素,β-蜕皮激素以外还有26羟基蜕皮酮和20,26-二羟基蜕皮酮。
  
  合成和分泌  主要由前胸腺合成。在家蚕胚胎前胸腺,是由第二颚节腹侧的外胚层表皮内陷而成。最终定位于前胸部。在幼虫期前胸腺位于前胸气门附近,前胸气管的内侧。前后端以纤维附着于附近组织上。前胸腺内几十个细胞密集成长带状,下端由分支或松散的细胞组成。在蜕皮期间有周期性分泌活动。
  
  蜕皮激素是以胆固醇作为骨架来合成的。但昆虫本身并不能合成胆固醇,而是直接或间接地从植物中得到。大多数是以谷固醇为起点物质而进行再加工的。
  
  胆固醇经一系列中间步骤在前胸腺中合成 α-蜕皮激素(α-蜕皮酮)。然后再合成β-蜕皮激素(20-羟基蜕皮酮)。β-蜕皮激素的活性比 α-蜕皮激素高得多。所以有人认为β-蜕皮激素是调节昆虫蜕皮的主要激素。除前胸腺外,鳞翅目、直翅目一些昆虫的,正成熟的卵巢以及直翅目、鳞翅目发育的胚胎中,也可以合成蜕皮激素类物质或中间体。前胸腺细胞合成和分泌蜕皮激素的活动受脑激素的调节。
  
  作用  昆虫的蜕皮过程包括表皮细胞的活动,分泌新的外表皮,新的内表皮的形成,蜕皮液的产生,老的外表皮的消化,新老皮层溶解、分离,老的表皮蜕去,新的表皮的膨胀,鞣化和内表皮的加厚等步骤,而蜕皮激素的分泌活动正好在蜕皮过程以前达到最高峰。蜕皮激素不仅触发蜕皮过程的开始,而且能确保整个蜕皮过程的持续进行,并促进新的表皮鞣化等步骤。
  60年代生物学重大发现之一是激素调节遗传物质的活动,这是首先由研究昆虫蜕皮激素而取得的突破。双翅目昆虫如摇蚊、果蝇幼虫的唾液腺的腺细胞,在幼虫发育期间细胞无分裂现象,而其细胞体积却成倍地增长。它们的染色体在幼虫生长期间也表现多倍化,所以这种幼虫唾液腺染色体叫做多线染色体。在光学显微镜下,多线染色体上有许多带斑,估计果蝇有5000个带斑,摇蚊近2000个带斑。科学家给染色体上带斑与间带的次序分别用数字和字母标出。随着幼虫生长发育过程的进展,这些带斑表现出膨大的活动。这些带斑的膨大活动,乃是核糖核酸合成活动旺盛的位点。在多线染色体上带斑的局部膨大,实际上是在转录。在电子显微镜下,膨大区域含有核糖核酸蛋白质颗粒(见图)。
  
  昆虫蜕皮激素引起唾液腺巨型染色体有次序地发生膨大,就是在染色质纤维上,使收缩的脱氧核糖核酸模板发生伸展舒张的变化,进行转录活动,生成大量的信使核糖核酸,然后指导蛋白质的合成。这个现象阐明以后,在哺乳纲、两栖纲动物也证明激素能调节遗传物质的活动。
  
  不仅昆虫、甲壳类动物体内有蜕皮激素,甚至植物中也有蜕皮激素。从植物中分离的类似昆虫蜕皮激素的物质,叫做植物来源的蜕皮激素,它不同于动物来源的蜕皮激素。现在已从1000多种植物中分离出许多蜕皮激素的类似物,中国云南省已经从露水草、江苏省从土牛膝、浙江省从百日青等植物中获得大量植物蜕皮激素。植物蜕皮激素在植物中起什么作用还不清楚。如果从植物和昆虫关系来说,植物蜕皮激素属于一种保护性物质,能促进幼虫早日蜕皮,化为成虫,避免昆虫的幼虫过多地侵食植物。在中国江苏、浙江一带养蚕地区,当蚕取食的桑叶不足时,从植物中提取蜕皮激素可以喷到五龄蚕儿身体上,促进蚕儿化蛹,可以挽回一部分经济损失。
  
  

参考书目
   郭郛等:《昆虫的激素》,科学出版社,北京,1979。
   J.A.Hoffmann, Progress in Ecdysone Research,Elsevier/North-Holland Biomedical Press, Ams-terdam, 1980.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