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香港建造业总工会
1)  Hong Kong Construction Industry Employees General Union
香港建造业总工会
2)  Federation of Hong Kong Industries
香港工业总会
3)  Hong Kong Monetary Institutions Association
香港金融业总会
4)  The Federation of Hong Kong Watch Trades & Industries
香港钟表业总会
5)  Hong Kong Social Workers General Union
香港社会工作者总工会
6)  Coalition on Service Industry[Hong Kong General Chamber of Commerce]
服务业联会[香港总商会]
补充资料:香港金融业
      以汇丰集团、中银集团及外资银行为核心,商业银行为主体,投资公司、保险公司、股票市场、黄金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国际租赁市场等银行和金融中介机构的经营和运行相结合,离岸业务与境内业务一体化组成的香港经济部门。
  
  银行业 香港银行业历史悠久,20世纪60~70年代后大幅度发展,并逐步成为世界银行业的中心之一。
  
  香港长期以来只有商业银行,没有中央银行,中央银行的职能由不同的政府部门和少数商业银行承担。1982年起实行金融三级制,即把银行业机构分为持牌银行和持牌接受存款公司、注册接受存款公司:①持牌银行,可以吸收任何数额和任何期限的存款,利率受银行公会利率协议限制;同时经营所有商业银行的贷款业务。②持牌接受存款公司,只能吸收不少于50万港元,短于 3个月的存款,利率自行制定;多经营投资公司贷款业务。③注册接受存款公司,只能吸收不少于10万港元,不短于3个月的存款,利率自行制定;贷款业务以分期贷款、房屋抵押贷款为主。持牌银行在香港金融体系中占有绝对优势。1990年底香港银行业总资产52339亿港元,持牌银行为48582亿港元,占93%。
  
  香港金融机构分别按银行条例和接受存款公司条例管制。除港督、财政司、银行(接受存款公司)监理专员直接审批执行外,还有银行及接受存款公司咨询委员会、香港银行公会(内设咨询委员会)分别参与有关金融业务管理咨询事务。
  
  保险业 70年代后发展为亚洲最大的保险市场之一。保险机构密度大,发展快,业务广泛。1990年底保险公司达198家,其中在香港注册和来自英、美、日等28个国家和地区的保险公司各占约50%。保险业务可经营的项目达20多项,其中以火险、水险、汽车险为主。寿险经过长期拓展,80年代后蓬勃发展。
  
  保险业管理机构除港府公司注册总署所辖的保险监理处外,还设有保险业咨询委员会和保险业同业公会。
  
  租赁业 70年代前没有正式租赁公司出现。1971年日资东方利市(香港)有限公司成立后,香港租赁业进入萌芽阶段。租赁方式一般为融资租赁,其特点是在租赁期内,设备的所有权归租赁公司,承租人负责设备的选择、使用、维修、保险等。另一种方式为经营租赁,因涉及的设备维修保养等大量技术性工作需由出租人完成,租赁公司承担的风险较大,在香港很少采用。租赁公司提供的租赁设备包括工业设备、办公设备及运输设备等,客户一般为中、小厂商。
  
  1980年香港租赁设备协会成立,标志着香港的租赁业发展进入新的阶段。到90年代租赁公司已达百余家,香港政府并逐步制订有关法律及税收制度,积极推进其作为未来亚太地区租赁中心的进程。
  
  货币市场 主要包括:
  
  ①银行同业拆借市场。在香港货币市场中占有重要地位。分港币、外币两种市场,期限??24小时至半年不等,银行同业拆借利率高低受短期资金供求决定,是香港国际金融市场上的一个重要指标。
  
  ②存款证市场。存款证又称可转让存款证,是银行接或受存款公司发给客户的一种可以转让套现的存款收据。存款证的单位有港元及可自由兑换为港元的外币,期限为3年以下。利率有浮动及固定两种,其水平一般高于银行同业拆借利率及最优贷款利率。
  
  ③商业票据市场。与上述两个市场不同,不受银行及接受存款公司法例监管,但其发展历史较短,规模不大。市场上多为私人机构为取得融资而发行的中长期票据,由于缺乏二级市场,其发展受到一定限制。
  
  ④外汇基金票据市场。香港政府1990年 3月首次发行外汇基金票据,在此之前,政府极少采用债券的形式集资。外汇基金票据最初为 3个月期一种,后逐步增加6个月期、1年期等多种。外汇基金票据的成功发行使政府进入香港同业市场,这对于政府日后更有效地管理金融市场、执行货币政策等具有重要意义。
  
  股票市场 香港股票市场历史悠久。至80年代初,共有香港、远东、金银和九龙4家证券交易所。1986年4月4家证券交易所联合开业,香港股票市场发展进入新阶段。作为香港主要的资本市场,股票市场相当活跃,1990年的总成交额达2875亿港元。
  
  香港股票分A、B股,普通股和优先股。综合反映香港股市价格及其成交发展动态的股票指数有:恒生银行资料研究部编制的恒生指数、联合交易所编制的香港指数等,以前者影响最大,在国际上广泛采用。
  
  香港政府经济司下设的证券监理专员及其办事处负责对联合证券交易所进行全面监管。
  
  外汇市场 1973年香港撤销外汇管制以后,外汇市场处于完全开放状态,其形式为无形市场。外汇买卖的主要货币,除港元以外主要是美元、德国马克、日元、英镑及瑞士法郎。
  
  香港外汇市场由港元兑美元市场及美元兑欧洲货币市场两部分组成。前者在香港,主要是持牌银行和存款公司相互之间的交易;后者与其他国际金融市场相连结。
  
  黄金市场 香港是当代全球三大黄金自由市场之一,其发展得益于稳定的政治环境,发达的交通设施,先进的通信设备和处于较有利的交易时区。香港的黄金交易场所各具特色,从事零售业务的主要是银行、金铺和一些钱庄,从事批发业务的主要有三大市场:
  
  ①香港金银贸易场。成立于1910年,会员商号保持192名,为世界四大金市之一。该市场买卖的黄金以纯度99.9%为准,因此又称为九九金市。场内兼有现货和期货交易。
  
  ②香港期金市场。1980年 8月由香港政府正式批准成立。同九九金市一样,多属买空卖空性质。场内兼有少数现货交易。
  
  ③本地伦敦金市。成立于1974年,以海外金商为主,买卖采用国际标准,没有地区限制。该市场极为活跃,成为九九金市以外的一个重要国际黄金市场。
  
  期货市场 香港期货买卖历史悠久。1976年12月17日香港商品交易所成立,1985年为配合推出金融期货买卖而改组并易名香港期货交易所。交易所的期货合约先后有原棉、原糖、大豆、黄金和利率期货等 6种。香港期货交易所既是期货交易的实体金融机构,又是规章制度极为严密的同业公会组织,在协助政府加强管理方面有重要作用。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