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施莱登,M.J.
1)  Matthias Jakob Schleiden (1804~1881)
施莱登,M.J.
2)  M. J. Schleiden
施莱登
1.
Misconception About the Birth of Cell by M. J. Schleiden and Theodor Schwann in Founding the Theory of Cell;
试析施莱登与施旺创立细胞学说时对细胞生成的误解
3)  Deng Lai
登莱
4)  Leyden jar
莱登瓶
5)  Klein-Cordon
克莱因-戈登
6)  the BRANDON steam seal
布莱登汽封
1.
Analyzes a necessity that the BRANDON steam seal which was applied on the type of import 300MW steam turbine in Daba Power Plant, illustrate the seal s structure, work principle, the possible problems and adopted measures, at the same time puts up the use result analysis, puts forward the points for attention and reference suggestion of installation and operation.
通过对大坝电厂引进型300MW汽轮机组应用布莱登汽封的必要性分析,阐述了布莱登汽封的结构、 工作原理和使用该汽封可能产生的问题及采取的措施,对该汽封的使用效果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安装、运行的注 意事项和参考建议。
补充资料:施莱登,M.J.
      德国植物学家,细胞学说的创始人之一。1804年4月5日生于汉堡,1881年6月23日卒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早年在海德堡学习法律(1824~1827),并在汉堡作过律师。因对植物学有浓厚兴趣而攻习植物学,于1831年毕业于耶拿大学。1850年任耶拿大学植物学教授。当时植物学界流行的研究是形态分类学,而他则通过研究植物显微镜下的结构来描述和命名新种。自17世纪R.胡克把在显微镜下看到的木栓薄片中的小室称为"细胞"以来,不少学者对许多动、植物的显微结构都进行过描述,但并未引出规律性的概念。施莱登根据他多年在显微镜下观察植物组织结构的结果,认为在任何植物体中,细胞是结构的基本成分;低等植物由单个细胞构成,高等植物则由许多细胞组成。1838年,他发表了著名的《植物发生论》一文,提出了上述观点。该文刊登在1838年出版的《米勒氏解剖学和生理学文集》上。德国动物学家T.A.H.施万将此概念扩展到动物界,从而形成了所有植物和动物均由细胞构成这一科学概念即"细胞学说",并首次载于1839年发表的施万所著的《动物和植物的结构与生长的一致性的显微研究》一文中。"细胞学说"被恩格斯誉为19世纪自然科学三大发现之一,对生物科学的发展起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施莱登也认识到细胞核的重要性,并观察到细胞核与细胞分裂有关。他还描述过细胞中活跃的物质运动,即现在所说的原生质川流运动。他是首先接受达尔文进化论的德国生物学家之一。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