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装裱展览图文
1)  mounting of exhibition graphics
装裱展览图文
2)  mounted mosaic
裱装镶嵌图
3)  picture exhibition tour
图片展览
4)  map exhibition
地图展览
5)  fashion exhibition
服装展览
1.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design of the fashion exhibition hall, the author adopts the principles and methods of ergonomics, and reform the design.
为了使服装展览会场的设计在视觉上日臻完美,基于人类工效学的原理与方法进行再设计。
6)  exhibition decor
展览装修
1.
The project of Recyclable Exhibition which is worked on in Shenzhen Polytechnic was presented as a demonstration project in recycle exhibition decor.
本文在分析了中国展览装修业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基础上,提出了"可循环使用的展览系统"的产生的意义、基本内容、生命周期及基本要素,并以深圳职业技术学院正在进行的可循环使用的展览系统的实践项目的探索,描述了展览装修业循环经济的示范工程的状况。
补充资料:装裱
装裱

    中国书画史上特有的保护和美化书画以及碑帖的技术。又称装潢、装池、装背。在宣纸和绢素上所作书画,因墨内含胶质,画面多皱、易碎,只有经过托裱画心,使之平贴,再依其色彩浓淡、构图繁简和画幅的狭阔、长短以相应的绫锦纸绢进行加工、美化和修复,使画面色彩、形象更为突出,以增强其艺术性。其历史深远,西汉即有装裱绘画出现。南北朝多赤轴青纸,唐始用织锦装书画。张彦远则在《历代名画记》中专设“论装背裱轴”一节。宋多用绫绢为裱料,样式丰富。元代则专设机构以管理装裱书画。明清文人画的兴起,流行以素绢、浅色绢作裱料。而出现地区性装裱中心,以装裱的绫绢色彩、操作技法及裱幅形式的不同而划分的有京(北京)裱、苏(江苏)裱等。
   装裱的工具条件要求:明亮、宽敞、通风的工作室;光滑平整的案台;木板墙和纸墙;裁板、裁尺;棕刷、排笔、竹启子、针锥、砑石等。材料有纸、绢、绫、锦、浆糊、颜料、胶矾水、轴头、画杆、绳、带等。装裱为完整的工艺过程。首先需托、染材料,具体步骤有:①绫、绢正面铺案,排笔蘸水刷之,干毛巾吸水,刷浆糊,将托纸刷实于上,后棕刷排实,晾于墙上。②托镶料纸、裱背纸,稀浆水刷平第一层后加托二至三层,棕刷刷后,晾干。③染材料,将颜料及胶用水泡开,所染纸绢绫反扣案上,刷颜色水,先刷托纸,后刷纸绢正面,上墙晾干。之后为托裱画心,有湿托法和平托法两种。前者用于不掉色的画心,将其反铺画案,润潮展平,上浆水,四周刷上局条,将托纸刷上。后者用于易扩散或掉色的画心,为托纸上刷浆水,画心覆其上,分飞托、覆托。最后为镶覆和砑装,前者将托好的画心裁去多余局条,再四周镶覆上所需的圈档、上下隔水、天地头、惊燕、绫小边或通天小边等各种材料,背面刷浆水,粘上覆背纸。后者的所谓砑,即对覆背后的裱件用砑石砑磨,使之光洁柔软;装则指装配天地杆、轴头、在杆上钻孔、穿绳,以便悬挂。装裱结束。它的形式有:①条幅。悬挂时垂直故又称挂轴或轴。自上而下包括天杆、天头、惊燕、上隔水、圈档、画心、下隔水、地头、地杆、轴头等,一般天头大、地头小。②长卷,亦称手卷、卷。由天头、副隔水、前隔水、绢边、引首、画心、后隔水、题跋纸心、拖尾等组成。③册页。首尾相连、折叠而成,每页一画,或一画一跋,首面硬面包锦,内有边、画心、分心等。或左右翻折,向右开版的称蝴蝶装;或上下翻折,向上开版的为推篷装等。另外装裱幅式还有屏条、对联、横披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