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五减三得二。
1)  Take away 3 from 5 and you get 2.
五减三得二。
2)  If you subtract 3 from 5, you get 2.
五减去三就得二。
3)  Eight minus three is five. (或:Three from eight is five.)
八减三得五。
4)  Five from seven leaves two.
七减五得二。
5)  Five less three leaves two.
五减三剩二。
6)  Five less two is three.
五减二余三。
补充资料:减租减息
      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实行的调节农民和地主富农之间利益的、革命统一战线的土地政策。中国共产党在第一次和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就领导过许多地方的农民起来减租减息;在抗日战争时期和1946年5月以前,在各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全面实行了减租减息;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之初,在新解放区进行土地改革前也实行过一段时间的减租减息。
  
  
  1942年1月,中共中央颁布的《关于?谷崭莸赝恋卣叩木龆ā罚枪赜诩踝饧跸⒌母倭煨晕募K岢隽丝谷彰褡逋骋徽较叩耐恋卣叩娜趸驹颍孩俪腥吓┟袷强谷沼肷幕玖α?,故应实行减租减息,借以改善农民的生活,提高农民抗日与生产的积极性。②承认地主的大多数是有抗日要求的,故于实行减租减息之后,又须实行交租交息,以便联合地主阶级一致抗日。③承认富农的生产方式带有现时中国比较进步的资本主义性质,故应奖励富农生产与联合富农。但对其一部分封建性质的剥削,则须照减租息,同时实行交租交息。文件的附件规定了具体政策。①减租:不论何种形式的地租,其租额一般照抗战前减低25%,即"二五减租"(但在游击区及敌占点线附近可少减一点)。②减息:凡抗战前建立的借贷关系,应以一分半为计息标准,即"分半减息"(如付息已超过原本一倍者,停利还本,超过原本二倍者,本利停付);抗战后的息额,则应以当地社会经济关系所许可的范围为限,听任民间自行处理。
  
  
  减租减息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既调动了他们的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又照顾了地主、富农的利益。特别在抗日战争时期,它推动了国民党参加抗日,使解放区的地主减少了对于中国共产党发动农民抗日的阻力,是赢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基本因素。同时,减租减息也削弱了封建剥削制度,为土地制度的改革准备了条件。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