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人A549肺癌
1)  Human A549 Lung Cancer
人A549肺癌
2)  Human lung cancer A549
人体肺癌A549
3)  human pulmonary carcinoma A549
人肺腺癌A549
4)  human lung adenocarcinoma A549 cells
人肺腺癌A549细胞
1.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and mechanism of bioactive peptides of oyster(BPO-L)on the differentiation of human lung adenocarcinoma A549 cells,BPO-L,isolated from Saccostrea cucullata by acid extraction and gel chromatography,was used to treat the A549 cells.
研究BPO-L对人肺腺癌A549细胞分化的生物学效应,探索其对肺癌细胞的作用机理。
5)  human lung cancer cell A549
人肺癌A549细胞
1.
Effect of the sulfated and phosphorylated derivative of Achyranthes bidentata polysaccharides on human lung cancer cell A549;
牛膝多糖硫酸酯和磷酸酯衍生物对人肺癌A549细胞的影响
2.
Inhibitory action of cantharidin to human lung cancer cell A549;
目的研究斑蝥素对人肺癌A549细胞增殖的抑制作用和机制。
6)  human lung cancer cell line A549
A549人肺腺癌细胞
1.
Objective To observe the effect of Hydroxycamptothecin (HCPT) on proliferation of human lung cancer cell line A549 in vitro.
目的观察羟基喜树碱对体外A549人肺腺癌细胞增殖的影响。
补充资料:吉藏(549—623)
【吉藏(549—623)】
  吉藏,是中国隋代三论宗的集大成者。他俗姓安,本西域安息人,先世避仇移居南海,住在交广(今越南、广西)一带,后迁居金陵而生吉藏。幼年时,父亲带他去见真谛,真谛为他取名吉藏。吉藏的上辈本奉佛教,他的父亲后来出家名道谅。吉藏七岁时(一说十三岁)即从法朗出家,学习经论。十四岁时从法朗受学《百论》,十九岁时开始为众复述,受到大众的称誉。

  吉藏受戒以后,学解更进,声望日高。陈桂阳王(伯谋)钦慕他的学问,对他特加尊敬。陈末,隋兵进攻建康,社会极为混乱。吉藏和一些同学前往各寺,搜集佛教文疏,藏于三间堂内,到战事停止后加以整理。他涉猎典籍非常广泛,后来他的著述注引的赅博,就是得力于此。隋朝平定江浙地方以后,吉藏遂移住会稽秦望山嘉祥寺。他在这里弘传佛法,从他受学者多至千余人。后来学者即因他所住的寺号称他为嘉祥大师。

  吉藏在会稽嘉祥寺时,曾开讲《法华经》并自著章疏。及智顗再归天台,他即于开皇十七年(597)八月廿一日与禅众百余人致书请智顗开讲《法华》,智顗因病未赴不久即圆寂。因从智顗弟子灌顶听天台宗义(《续高僧传》卷十九《灌顶传》)。


  隋开皇最后几年(581—600),晋王杨广(即隋炀帝)总管扬州,在扬州建置四个道场,延请佛教知名学者入住。吉藏以盛名被延入慧日道场,受到特殊礼遇。开皇十九年(599),杨广自扬州赴长安,邀吉藏同行,到长安后被安置于日严寺,即埋头整理《维摩经》的著述。他的《净名玄论》,就是这个时期的作品(见《净名玄论》)。隋炀帝的次子齐王杨暕,早闻吉藏盛名,于大业五年(609)请他莅临私第,邀集长安名士六十余人举行辩论会,并推吉藏为论主。当时有僧粲和他对论,往复四十余番,结果吉藏获胜。这时他已经六十一岁了。

  隋朝亡后,唐高祖李渊初到长安,召集佛教知名人物在虔化门下接见。吉藏被推为代表往见。武德初年(618),唐朝设置十大德管理佛教事务,吉藏被选为十人之一。他在长安先住实际寺和定水寺,后来齐王李元吉(唐太宗之弟)请他住延兴寺。武德六年(623)五月得病逝世,世寿七十五。临终还写了一篇《死不怖论》,葬于终南山至相寺的北岩(《续高僧传》卷十一本传)。

  吉藏的学说渊源于摄山学系。摄山自梁僧朗、陈僧诠相继,成为江南三论宗的发祥地。僧诠门下最杰出的有兴皇寺法朗、摄山栖霞寺慧布、长干寺慧辩和禅众寺慧勇,尤以法朗为最著名。僧诠在摄山弘布三论及《摩诃般若经》,到了兴皇法朗始兼讲《涅槃经》(吉藏《涅槃经游意》)。吉藏从法朗受业,后来也广弘这些经论,其学问授受的渊源是可以想见的。

  吉藏一生的学说有三变,最初宗承他的本师法朗的学说,深究三论和《涅槃》;继而摄取天台宗的《法华玄义》;最后倾其全力于三论的阐扬,著作《三论玄义》,树立了自己的宗要。在他以前的所谓“古三论”,有罗什门下僧肇、道融的“关内义”(或称“关河旧说”),有僧朗、僧诠、法朗三世相承的“山门义”,到了吉藏始集三论教义的大成,因此他的三论学说被称为“新三论”。

  吉藏博学多识,历受陈、隋、唐三代王室的尊崇,不免恃才傲物;加以生活不拘细节,时或招受人们的非难。他在学问上虽有成就,并不善于处众。所以道宣对他的评价是:“纵达论宗,颇怀简略,御众之德,非其所长。”

  吉藏弘法五十余年,造就弟子很多。见于史传记载的有慧远、智拔、智凯(同名的两人)、智命、硕法师、慧灌等。慧远晚年住兰田悟悟寺,盛行讲说。智拔,襄阳人,初为智润的弟子,后来京师从吉藏研究《法华》,深得吉藏的器重(《续僧传》卷十四本传)。智凯,丹阳人,因闻吉藏讲《法华·火宅品》而出家,发色较黑,被称为乌凯,随吉藏到会稽嘉祥寺,是吉藏门下的俊才(《续僧传》卷十四本传)。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