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佛沟摩崖
1)  cliffside images at Fogou
佛沟摩崖
1.
The cliffside images at Fogou in Fangcheng county is one of the most important images in southwest Henan province.
方城佛沟摩崖造像,是豫西南地区最重要的一处摩崖造像。
2)  cliff-side Buddhist temple
摩崖佛寺
1.
This article inquires the origin of the cliff-side Buddhist temple as well as its formation in Ba-Shu area considering its historical and cultural background.
摩崖佛寺是佛教石窟寺的晚期形态,是石窟寺传入中国后在中国本土文化及建筑体系的影响下其空间形态由封闭逐渐走向开敞的这一历史进程的产物。
3)  cliff-side Buddhist hall
摩崖佛殿
1.
In this paper, the space origin and space types of the cliff-side Buddhist hall are discussed.
从空间本质上阐述了摩崖佛殿的空间形制的历史沿革及其分类,并结合大量实例,从视线、尺度、光线及空间的内外流动等方面剖析了巴蜀地区摩崖佛殿建筑的空间特色及其营造手法。
4)  Guangyuan Thousand-Buddha Cliffside Images
广元千佛崖摩崖造像
5)  cliff [英][klɪf]  [美][klɪf]
摩崖
1.
Building technologies of cliff carving architecture in Bashu region;
巴蜀摩崖石刻建筑营造技术
6)  cliff-tomb Buddha
崖墓佛像
1.
Luoshan cliff-tomb Buddha is a hard nut in the history of cultural intercoursebetween China and other countries.
乐山崖墓佛像问题是中外文化交流史上的难解之谜。
补充资料:皇泽寺摩崖造像
      中国南北朝至宋代佛教石窟寺。在四川省广元市嘉陵江西岸乌龙山麓。旧名乌奴寺,又名川主庙,因武则天出生于广元,后改名皇泽寺。造像窟龛大都凿于寺的左右石壁上,自南北朝经隋、唐、宋等各代先后开窟造像。现有龛窟50多个,造像1000余尊。主要有中心柱窟、大佛窟、五佛亭、则天殿、写心经洞等。1961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心柱窟中立 3层塔檐柱,各层列龛造像,形制与云冈 2号窟相似。后壁和左右,每面鐫圆拱龛,龛楣龙身蜿蜒,内雕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佛坐方形高座,头顶处有九佛(图1);菩萨面相扁圆,长发披肩,腰部微曲。窟壁三面及中心柱上,满布浮雕千佛。据窟形和造像情况看,时代当在北周末期,唐初有所增刻,宋、明时仍有题记。大佛窟为此间最大石窟,外覆重楼,故又名大佛楼(图2)。窟高 7米,宽6米,深 3.6米。中为阿弥陀立像,通高 5.8米。左右为二弟子、二菩萨、二力士和二天王。其布局与北方地区唐代佛窟近似。窟后壁连顶部有高浮雕天龙八部,形象奇伟。全窟造像富丽堂皇,雄伟劲健,为唐代之佳作。五佛亭有5个佛龛,最大一龛高 2.5米,宽1.8米,深1.1米,为一佛、二弟子、二菩萨。佛头为高肉髻,身着通肩式袈裟,文纹纤细流畅、质感较强。二菩萨分立于莲座,面部秀丽,头束发,戴宝冠,饰披帛、缨珞及手钏,为隋代作品。写心经洞的耕作图,具有蜀中农村浓郁的生活气息。则天殿的造像,古朴庄重,和谐生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曾多次进行调查研究,对埋藏已久的龛窟造像、碑碣等进行了清理保护,并修缮和恢复了寺庙建筑。为加强保护工作,于70年代中期设立专门保管机构。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