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后科学的文化
1)  post-scientific culture
后科学的文化
1.
The Western expressionism in painting lays emphasis on self-expression and subjectivity,and belongs to "post-scientific culture".
从绘画来看,中国古典画缺乏表现主义精神,属于"前科学的文化"范畴;西方现代表现主义画作重自我表现、重主体性,属于"后科学的文化"范畴。
2)  Multi-Culture of Science
科学的多元文化
3)  cultural studies of science
科学的文化研究
1.
The evolution of post-Kuhnian science studies is from social studies of science to cultural studies of science.
后库恩时代的科学论的进展是从科学的社会研究走向科学的文化研究 ,其实质是科学观念的变迁 ,即以实践的科学观取代表象的科学观。
4)  A Scientific Theory of Culture
《科学的文化理论》
5)  pre-scientific culture
前科学的文化
1.
In the field of painting,the Chinese classical painting lacks a spirit of expressionism,and belongs to the category of "pre-scientific culture".
从绘画来看,中国古典画缺乏表现主义精神,属于"前科学的文化"范畴;西方现代表现主义画作重自我表现、重主体性,属于"后科学的文化"范畴。
6)  scientific culture
科学文化
1.
Some thoughts on constructing the science of scientific culture;
构建科学文化学的几点思考
2.
Unification of scientific culture and human culture;
论科学文化与人文文化的融合
3.
In this paper were discussed the definition,structure,characteristics of the eco-culture,and also was discuss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co-culture and scientific culture,humanity culture,folk-custom culture and religion culture.
本文探讨了生态文化的定义、结构、特性,及其与科学文化、人文文化、民俗文化和宗教文化的关系。
补充资料:《科学的文化理论》
      英国功能学派人类学创始人B.K.马利诺夫斯基所写的民族学理论著作。初稿于20世纪30年代后期完成,后经修改,于1944年由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出版。中文版系费孝通等根据马利诺夫斯基该文初稿翻译,以《文化论》为书名,由商务印书馆于1944年出版。
  
  作者在这部著作中比较系统地阐述了他的功能主义理论,对进化学派、历史学派和传播学派的观点都持反对态度,自称功能主义理论是最科学的。他主张把诸如经济、法律、教育、科学、巫术、宗教等人类的文化方面同人类的生物需要(包括派生的和综合的生物需要)联系起来,进行功能分析,认为这种方法能给实地工作者提供导游图,使他们能对各种文化现象作出满意的解答。最后,他还鼓吹功能主义为人类学家鉴别文化提供了唯一的有效准绳。
  
  马利诺夫斯基在本书中所阐述的功能主义理论,对英、美人类学界产生过重大影响,目前这种影响还继续存在,但已不如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那样大了。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越来越多的西方人类学家已认识到它的局限性。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