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呈香呈味物质
1)  aroma & flavor-producing substances
呈香呈味物质
2)  flavour components
呈味物质
1.
Comparison of flavour components content in different parts of squid;
柔鱼不同部位的呈味物质含量比较
2.
The main flavour components, betaines, inorganic ions such as K+, Na+, Ca2+, Fe2+, Zn2+, PO3-4and Cl-and free amino acid in the raw Ommastrephes bratrami were extracted by hot water, 80% ethanol, cold water or 80% ethanol after cold water.
分别用热水抽提、乙醇(体积分数为80%)抽提、冷水抽提、冷水-乙醇(体积分数为80%)抽提4种方法测定了不同部位柔鱼原料和抽提物中主要呈味物质甜菜碱、无机离子K+、Na+、Ca2+、Fe2+、Zn2+、PO3-4、Cl-及游离氨基酸等,并对4种抽提方法进行对照比较。
3)  Taste compounds
呈味物质
1.
Effect of nitrogen on taste compounds,nitrate and yield of cucumber in solar-greenhouse;
氮对日光温室黄瓜呈味物质、硝酸盐含量及产量的影响
4)  aroma compound
呈香物质
1.
The aroma compounds and water extraction of oolong tea were investigated to ascertain the optimal zuoqing technology.
研究了轻重做青方式对凤凰单枞乌龙茶水浸出物和茶汤呈香物质等品质的影响。
5)  main flavour development materials
主要呈味物质
1.
The infusing rate of main flavour development materials of these two teas are depressed with infusion times;and the infusing rate of main flavour development materials of Taipingxi imitative Longjjing tea decreased rapidly.
为了比较两地仿龙井茶的品质,采用国标法对宜昌太平溪地区和邓村地区仿龙井茶主要呈味物质(咖啡碱、茶多酚、氨基酸)的含量和分次冲泡的浸出律进行对比分析,采用t-检验法判断两地茶叶的品质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
6)  flavour volatile
呈味物
补充资料:曾呈奎(1909~  )
      中国海洋生物学家。1909年6月18 日生于福建省厦门市灌口镇。1926年考入福州协和大学,1927年转入厦门大学植物系,1931年1月毕业,获学士学位,1932年9月进广州岭南大学研究院,1934年6月毕业,获理学硕士学位。1940年8月赴美留学,1942年5月在密歇根(曾译密执安)大学获理学博士学位。1931~1940年先后在厦门大学、山东大学、岭南大学任助教、讲师、副教授;1943~1946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立大学斯克里普斯海洋学研究所任副研究员,1946年底回国,任山东大学植物系教授、系主任,兼水产系主任和山东大学海洋研究所副所长。 1950年8月起先后任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青岛海洋生物研究室研究员兼副室主任、中国科学院海洋生物研究所(1958年改名为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副所长、所长、名誉所长。 1981年3月当选为中国科学院生物学部委员。
  
  他自1930年起就从事海藻生物学的研究。50多年中,他和他的助手们的研究工作主要是:①中国底栖海藻分类区系的研究,为搞清中国海藻资源和编写中国海藻志提供了依据。②阐明了紫菜的生活史,并研究成功紫菜丝状体的大规模培养和半人工及全人工的采苗与栽培方法。③海带生物学及人工栽培的研究。由于海带施肥机理和技术、夏苗培育法、南移养殖和切梢增产法等的研究成功,为海带人工栽培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科学依据。④马尾藻褐藻胶的提取方法和加工利用的研究,推动了中国海藻化学及藻胶工业的发展。⑤海藻比较光合作用和光合生物进化的研究,提出了藻类等光合生物进化的新理论,并开展了西沙群岛的原绿藻(Prochloron)和藻类捕光色素进化的实验研究,受到国内外学术界的重视。⑥提出和阐明了中国海洋水产生产必须走农牧化的道路,对中国海洋水产养殖事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50多年来,他本人或与合作者一起先后发表学术论文200余篇,主编或合作主编的著作和论文集有《海带养殖学》(1962)、《中国经济海藻志》(1962)、《香港及中国南海海洋动植物区系》(1982)、《中国常见海藻》(1983)、《中美藻类学术讨论会论文集》(1983)、《海藻栽培学》(1985)等。
  
  他曾当选为第三、四、五、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现任七届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第七届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山东省科协主席;全国侨联顾问,山东省侨联主席。中国海洋科学研究委员会执行主席。中国海洋湖沼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海洋学会、中国藻类学会名誉理事长,中国水产学会副理事长等职。他还是《海洋与湖沼》、《中国海洋湖沼学报》(英文版)主编和《藻类学报》、《海洋植物学报》以及《沿岸及河口海洋学研究文集》、《海洋生态研究进展》等国际学术刊物的编委。1985年7月7日当选为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 同年8月当选为国际藻类学会主席(任期两年)。1987年12月美国俄亥俄州立大学授予他荣誉科学博士学位。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