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茂兰自然保护区
1)  Maolan Nature Reserve
茂兰自然保护区
1.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poaching and wildlife conservation measure in Maolan Nature Reserve;
茂兰自然保护区内捕猎现状与野生动物保护
2.
Analysis on Microhabitat Characteristic in Karst Region——Taking Maolan nature reserve as an example;
喀斯特区小生境特征现状分析:以茂兰自然保护区为例
3.
Current Situation of the Medicinal Mammals Resources and Its Counterm easures in Maolan Nature Reserve
茂兰自然保护区药用兽类资源现状与对策
2)  Maolan Natural Reserve
茂兰自然保护区
1.
Survey of Tetrigoidea from Maolan Natural Reserve of Guizhou (Orthoptera);
茂兰自然保护区蚱总科昆虫的初步调查
2.
In order to obtain a further understanding of the relationship of gap regimes and regeneration of the Karst forest in Maolan Natural Reserve in Guizhou province,transition rate of seedlings,density and important value of tree species and spatial distribution pattern of saplings and seedlings were analyzed.
采用样地调查法分析了贵州茂兰自然保护区喀斯特森林林隙大小对林隙植物和更新的影响。
3)  Maolan National Natural Reserve
茂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4)  Maolan Reserve
茂兰保护区
1.
Maolan Reserve is the largest maintaining primary forest area in Chinese subtropical limestone mountains.
茂兰保护区是我国亚热带地区石灰岩山地天然森林保存面积最大的区域。
2.
The Maolan reserve is located between 107°52 10"-108°05 40"E, 25°09 20"-25°20 50"N.
茂兰保护区地处中亚热带季风区,喀斯特森林植被茂密,物种多样,有23种猛禽在该地有活动,其中留鸟有16种之多,夏候鸟仅1种,冬候鸟5种,迷鸟1种。
3.
Maolan Reserve is the most well-preserved and largest Karst Forest with relatively stable ecosystem in subtropical zone.
茂兰保护区是亚热带地区保护最完好、面积最大、生态系统相对稳定的喀斯特森林。
5)  Maolan nature reserve
茂兰保护区
1.
A Preliminary Study of Resource Insects in Maolan Nature Reserve;
茂兰保护区资源昆虫初步研究
6)  Maoming lancelet conservation
茂名文昌鱼自然保护区
1.
Seasonal variation of phytoplankton abundance in Maoming lancelet conservation;
茂名文昌鱼自然保护区浮游植物数量的季节变动
补充资料:茂兰自然保护区

茂兰自然保护区1985年建立,1988年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占地面积为2000公顷。

一、地理位置

保护区位于贵州省南部荔波县东南部,地处贵州高原向广西丘陵盆地过渡的斜坡带上。

二、自然环境

地处中亚热带的茂兰,喀斯特地貌十分典型,形态多种多样,锥峰洼地(图1),层层叠叠,呈现出罕见的喀斯特峰丛景观。地面枯枝落叶垫积填充,蓄存的地表水与地下暗河、泉水并存,暗河、泉水汇集而成清澈的小池(图2)。年均降水量为1700毫米,水源十分丰富,为森林植被的生长发育提供了优越的条件。因此,保护区无论是高峻的山峰,或低陷的盆地,到处森林密布、绿树扶疏,覆盖率达92%以上。

图1 图2

三、主要保护对象——岩溶森林景观

保护区新生代以来是一个长期上升的、强烈溶蚀的岩溶峰林(图3)、峰丛低山山地。在这些峰林、峰丛、洼地上和漏斗中被覆盖着郁郁葱葱的森林,是难得保留下的原始的独特的岩溶森林景观。

图3

保护区地貌形态有:

1、负向岩溶个体地貌形态

(1)落水洞,为消泄地表水的陡立岩溶洞穴。分布于岩溶洼地及平谷中;

(2)漏斗,密集成群分布,多为倒圆锥或椭圆锥状封闭洼地,直径10~200米不等,深一般为100~200米;

(3)洼地,分布极为广泛,规模较漏斗大而形态较宽坦的封闭低洼地,一般直径为200~1000米,深100~300米;

(4)盲谷,指没有出口的地表河谷,其流水突然消失在河谷末端陡壁下落水洞的地下河中,分布在区内各地;

(5)槽谷:指长宽比大于5:1槽状河谷,谷坡陡立,谷底平坦,其中常有地表河,地下水埋藏浅;

(6)岩溶盆地,为1平方公里以上的大型岩溶洼地。

2、岩溶组合地貌形态

(1)峰丛漏斗,锥峰尖削,其间分布密集的岩溶漏斗群,一般锥峰顶至漏斗底高差为180~300米。

(2)峰丛洼地,锥峰密集呈丛状,其间分布较大而平坦的封闭洼地。一般峰顶至洼地底高差为100~250米。

(3)峰林盆地,宽阔平缓,峰顶至盆底高差小于150米。

保护区岩溶地貌类型是第三纪古热带岩溶的基础上继续发育演变而成的。

保护区岩石风化形成的土壤极为稀少,加上地形陡峭、蓄水困难的影响,植被侵入生长受到极大的限制,从生长的立地条件看,它们大多是在可以聚积土壤的地方如岩石缝隙等。

土壤以黑色石灰土为主,土层浅薄,土被不连续,持水量低,富钙化和富盐基化。

四、植物资源

保护区有维管束植物800多种,保护区为比较古老和复杂的区系。加上岩溶地区特有化的发展,植物种类特别丰富,特有属种很多,有一系列较古老的科。其中中国特有属17个,岩溶特有种19个。药用植物丰富有345种。有些是珍稀和国家紧缺药材如钩状石斛、半夏等。

半夏:(图4)

图4

天南星科,别名三叶半夏、三步跳,药材为块茎,表面白色或浅黄色,质坚硬,近似球形。主治痰多咳喘、胸膈胀满、头晕不眠。

保护区内有国家级保护植物10多种,如:掌叶木、伞花木、任木、香果树、黄枝油杉、南方铁杉、华南五针松、短叶黄杉、翠柏、荔波大节竹、短叶穗花杉等。

全区岩溶森林总面积为19367公顷,森林覆盖率为92%,森林蓄积量为75立方米/公顷。地带性植被是以青冈类、栲类为主的常绿阔叶林,乔木层中主要为胡桃科、樟科、壳斗科、榆科、芸香科、无患子科的青冈栎、乌冈栎、栲、香叶树、川桂、化香树等,和以华南五针松为主的针叶林。这些岩溶森林的特点是:

(1)常绿阔叶林中混有一定比例的落叶树种,落叶树种达39%~46%,针叶林分布于峰丛山脊两侧。

(2)生境的多样性造成物种组成的复杂性,如旱生植物、喜光植物、耐瘠植物、广幅植物和“喜钙”植物等组合的综合体。

(3)森林水平结构复杂、树种适应性强。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