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武汉市道路客运
1)  Road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in Wuhan
武汉市道路客运
2)  road passenger transport
道路客运
1.
The author mainly analyzecl the main problem in the road passenger transport,the strategy and the methods to solve that.
对道路客运现存主要问题的分析,以及解决的办法与策略。
2.
This paper, under the environment of market economy, has a systematical study on the development situation, characteristic of our country s road passenger transport market, and its problems and historic stages.
本文系统研究了市场经济环境下我国道路客运市场的发展现状、特点、问题和所处的历史阶段,指出当前道路客运行业管理的首要任务是实施有效的道路客运市场准入管理。
3.
The road passenger transport system is formed of several elements such as people, car, road, station, etc.
道路客运系统是由人、车、路、站等诸要素构成的有机联系、相互补充、相互促进的统一整体。
3)  road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道路客运
1.
How to against the collusion of road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inside problem;
谈防范道路客运中的串谋问题
2.
A Spatio-temporal Analysis on the Development of Road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道路客运发展的时空分析
3.
Proceeding from the correlation of local spatial zone,some theories and methods,such as location quotient,imbalance coefficient,spatial autocorrelation is applied to analyse the spatio-temporal character of the development of road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从区域内部空间单元的相互关系出发,应用区位商、非平衡性系数、空间自相关等理论和方法分析道路客运发展的时空特征,建立一套区域道路客运发展时空结构分析体系,主要包括非平衡性体系、相关性分析体系、分析方法及衡量指标。
4)  highway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道路客运
1.
The meaning of technology innovation in highway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services is discussed, its producing process and thinking model are analyzed by applying the systematic, dynamic and optimistic theories.
运用技术创新系统理论阐述了道路客运服务技术创新内涵 ,并从系统性、动态性和优化原理论证了道路客运服务技术创新的产生过程与思维模式 ,最后 ,结合江西长运客运服务技术创新的实例加以验
5)  urban road passenger transport
城市道路客运交通
1.
Several effect factors of urban road passenger transport were discussed, such as management system, development plan and polices, transport capacity distribution, lines layout, station distribution, service level and road net construction.
分析了城市道路客运交通系统构成及其服务特性,探讨了道路客运管理体制、行业发展规划及引导政策、运力分布、线路布局、站场布局、服务水平及路网建设等因素对城市道路客运交通的作用。
6)  road passenger transportation market
道路旅客运输市场
补充资料:武汉市
武汉市

    中国湖北省省会。简称汉。因武汉三镇与长江、汉水浑为一体,故又称江城。地处湖北省东部,长江中游,长江与汉江合流处,江汉平原东部。是中南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交通中心。辖武昌县、新洲县 、黄陂县3县。市区在长江与汉江汇合处,由隔江而立的武昌、汉口、汉阳三部分组成,有武汉三镇之称,为中国著名的三镇联市。面积8467平方千米,市区面积1627平方千米。人口691.7万,以汉族为主。
   
   

地图:武汉略图

地图:武汉略图


    建制沿革 武汉市历史悠久。汉口一带古有夏汭、鄂渚之名。春秋战国时期,以荆山为据点,武汉就成为楚国兴起的军事和经济中心。东汉末至三国时期,城区先后出现汉阳却月城、鲁山城和武昌的夏口城。隋、唐时期,武汉市镇更加兴盛,有“江城”之称。宋、元、明时期,武汉成为军事重镇,行政首府,经济及交通中心。明代,民间即以“武汉”一词合指武昌、汉阳两府城,明末清初,汉口成为四大名镇之一,有“九省通衢”之誉。从隋到清,历为县、州、郡、路、府治所。1912年,改江夏县为武昌县,废汉阳府留汉阳县,改夏口厅为夏口县。三镇鼎立,以武昌为湖北省省会。1914年属江汉道。1926年划武昌县城区为武昌市,改夏口县为汉口市,并辖汉阳县城。1927年1月,国民政府自广州迁至武汉,4月武昌市与汉口市(含汉阳县城)合并为武汉特别市。1929 年至1949年几经合并变动。1949年合武昌市、汉口市和汉阳县城为武汉市,由中央直辖。1954年改为湖北省省会。
   191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首义于武昌 ,建立武昌起义军政府。汉口江岸地区为1923年京汉铁路“二·七”大罢工的策源地。1927年4月27日中共第五次全国代表大会在武昌召开。“八·七”会议于1927年8月7日在汉口鄱阳街召开。
    自然资源和物产 市区以平原为主,中部散列东西向残丘。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区,年均温16~16.4℃,1月平均气温3~3.7℃,7月平均气温28.7~30℃。夏季长达135天。为南方著名高温城市。夏季绝对最高气温高达41.3℃。素有“火炉”之称。初夏梅雨季节雨量较集中,年降水量为1050~1200毫米。年无霜期240天,长江横贯市区中部,水网稠密。境内河湖密布,有梁子湖、斧头湖、汤孙湖等。自然植被以常绿阔叶、落叶阔叶混交林为主,马尾松、杉木、栎树分布普遍。矿产主要有煤、磷、黄铁矿等。盛产鲜鱼、莲、藕,武昌鱼为著名鱼种。洪山红菜薹、天兴洲西瓜、高洪太铜锣、绿松石雕、汉绣为地方土特产。
    经济
  
 经济基础较好  ,是中国近代工业发祥地之一。1949年以后工业迅速发展,逐渐形成以冶金、机械、纺织和食品等为主的中国重要综合性工业基地。1993年国民生产总值321亿元。
    名胜古迹 主要有黄鹤楼、宝通禅寺、古琴台、归元禅寺、晴川阁、洪山宝塔、无影塔、长寿观、莲溪寺、卓刀泉、陈友谅墓等。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