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明:双击或选中下面任意单词,将显示该词的音标、读音、翻译等;选中中文或多个词,将显示翻译。
您的位置:首页 -> 词典 -> 测不准论
1)  indeterminism [英][,indi'tə:minizəm]  [美][,ɪndɪ'tɝmɪn,ɪzəm]
测不准论
2)  uncertainty [英][ʌn'sɜ:tnti]  [美][ʌn'sɝtṇtɪ]
测不准
1.
By inducting the theory of Quantum Mechanics,this paper studied on the uncertainty of individual value of human capital between dominance and recessiveness.
引入了量子力学理论,考察了个体人力资本显性和隐性价值的测不准性,在人力资本隐性价值区间估计的基础上,构建了考虑显性和隐性人力资本价值转换的人力资本个体价值计量模型。
2.
With the concept of uncertainty mathematics,it suggests for the first time that thousands of unknown chemical components of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TCM)may play an inhibitive and disruptive role in conquering viruses.
应用模糊数学的理论和概念,提出中医药物中所含的成百上千种"不确定"、"干扰态"生物成分正是其拮抗善变病毒的优势所在,所谓以干扰态打破常态,以模糊应对变异,以"不测准"对付"测不准"。
3)  indeterminable [英][,indi'tə:minəbl]  [美][,ɪndɪ'tɝmənəbḷ]
测不准的
4)  mismeasurement
测量不准
5)  dysmetria [dis'metriə]
测距不准
6)  A meteorological observation is not exact
测候不准
补充资料:测不准原理
      量子力学关于物理量测量的原理。它反映了微观客体的特征。该原理是德国物理学家W.K.海森伯于1927年通过对理想实验的分析提出来的,不久就被证明可以从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及其相应的数学形式中把它推导出来。根据这个原理,微观客体的任何一对互为共轭的物理量,如坐标和动量,都不可能同时具有确定值,即不可能对它们的测量结果同时作出准确预言。对于两个正则共轭的物理量P和Q,一个量愈确定,则另一个量的不确定性程度就愈大,其数值关系式可表示为
  
  
  
  
  
  ΔP·ΔQ≥啚
  式中h是普朗克常量。时间和能量之间,也存在类似的关系。
  
  测不准原理突破了经典物理学关于所有物理量原则上可以同时确定的观念。但在对它的进一步理解上,在物理学家和哲学家中存在着不同的看法。其中,在对其物理根源的理解方面主要有两类看法:一类认为,该原理所反映的是单个微观粒子的特征,是对于它的一对正则共轭变数共同取值的限制,其不确定性的来源可以理解为微观体系同观察仪器相互作用的结果;另一类看法认为,它是量子系统的特征,是同时制备的大量微观体系的统计散差原则。已有的实验证据还不足以对这两种看法作出决定性的判断。在哲学的理解方面主要有 3类看法:①强调微观客体所有的物理量都应具有确定值,测不准性只是人的认识不完备的表现,随着科学和技术的发展,测量所引起的干扰可以描述并从理论中排除;②测不准原理是用宏观语言描述微观实验的必然结果,由于宏观仪器对微观客体的作用不可逆地改变了微观客体的状态,因此测量的不确定性原则上不能排除;③测不准关系是微观属性的宏观度量表现,这种表现不等同于微观客体本身的属性。还有人认为,微观属性乃是某种潜在可能性的总和,测量过程使其种潜在可能性得以显示。
  

说明:补充资料仅用于学习参考,请勿用于其它任何用途。
参考词条